第一章
个人。原本的书架被移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松散的圆圈,中央放着茶点和红酒。祁煜站在人群中央,正介绍着什么,看到她进来,眼睛一亮。
我们的新朋友。他向大家介绍桑宁,金融分析师,也是我们书店的老书友——虽然她自己刚知道这点。
众人友善地笑起来。桑宁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接过旁边女孩递来的红酒。
读书会进行得很轻松。轮到桑宁发言时,她清了清嗓子:《午夜巴黎》中吉尔对1920年代巴黎的迷恋,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nostalgia(怀旧情结)。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对黄金时代的想象是一种认知偏差...
她突然停住了,注意到几个人交换的眼神——那是一种文艺青年听到经济学角度时特有的微妙表情。
请继续。祁煜的声音从对面传来,认知偏差怎么了
桑宁对上他的眼睛,那里面的鼓励让她放松下来,我是说,每个时代的人都认为过去更好,就像我们总觉得童年比成年快乐。但这种记忆是经过美化的,数据表明...
她渐渐找回了在会议室做报告的感觉,条理分明地分析起来。结束时,一位戴贝雷帽的男士甚至鼓起了掌。
精彩的角度,他说,虽然我还是认为吉尔只是浪漫。
散会后,祁煜帮桑宁穿上外套,别在意安德烈,他是那种会把数据和诗意对立起来的人。
我说得太学术了。桑宁有些懊恼。
不,你说得很棒。祁煜递给她一个纸袋,杏仁饼干,带回家吃。
桑宁接过纸袋,指尖不小心碰到祁煜的手,一股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急忙缩回手,谢谢。
走出书店,手机震动起来。是周扬的短信:想你了。你总是那么可靠,新来的女孩太情绪化。能见面吗
桑宁盯着屏幕,胸口泛起一阵苦涩。可靠——这是周扬能给她的最高评价。就像夸一台冰箱制冷效果好。
她没有回复,只是把手机塞回口袋,抬头看了看书店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户,她看到祁煜正在整理被挪动的书架,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对待什么珍宝。
周六早晨,桑宁收到祁煜的短信:新收了一批旧书,有兴趣来帮忙整理吗工资是午餐和优先借阅权。
她回复得比想象中快:半小时后到。
书店还没营业,祁煜开门时头发微乱,毛衣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身后,十几箱书堆在店中央,像一座小型纸城。
考古现场。祁煜递给她一杯咖啡,这些来自一位老教授的遗产,据说有不少绝版书。
他们并肩坐在地板上开始工作。桑宁负责分类,祁煜登记入库。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
《荒原》初版!祁煜突然举起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还有T.S.艾略特的签名...这太珍贵了。
桑宁凑过去看,两人的肩膀轻轻相触。祁煜身上有淡淡的檀香和纸张混合的气息,莫名令人安心。
看这个。桑宁从箱底抽出一本蓝色封皮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我大学时最爱的一本。
聂鲁达。祁煜接过书,随手翻开一页,我喜欢这首——我记得你去年秋天的模样,灰色的贝雷帽,平静的心...
...晚霞的火焰在你的眼中争斗。桑宁自然而然地接上下一句。
两人同时愣住了,然后相视一笑。那一刻,某种无形的屏障似乎被打破了。
你也喜欢聂鲁达祁煜问。
大学时疯狂迷恋过。桑宁微笑,还在文学社朗诵过这首。
等等——祁煜突然睁大眼睛,2016年秋天,大学礼堂,中文系诗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