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阴谋?那就见招拆招
东厂提督府后院,寒梅初绽。晨光斜照,薄霜未化,院中却早已站满了人,皆是刚从三仓查粮归来的东厂校尉与笔吏,忙着誊写报告、封存证物。
萧珣披着狐裘,坐于堂中,手中捧着那封呈报内阁的奏疏,眉头紧锁。他深知,刚才那一手揭仓验粮,虽将局面掌握在手,却也彻底搅动了朝堂那滩浑水。
“户部那边,果然坐不住了。”王耀威快步入内,低声禀道,“户部尚书钱慕文已递交奏章,说三仓封存未毕,东厂私自开仓乃越权之举,让内阁把我们的奏疏给压下来了。”
“呵,早就猜到了。”萧珣冷笑,“他倒也不蠢,知道直接反对我查粮反而坐实心虚,便直接淹了我的奏折。”
“那大人,咱们……要不要暂避锋芒?”
“不行。”萧珣摇头,眸光冷厉,“若我退了,那些人便得寸进尺。”他站起身来,挥手将桌上的密函展开,一纸薄绢,上绘着京畿十三粮仓与富户势力分布。
“王耀威,传我命令——”
“属下在!”
“将三仓验出的假粮公文送往左都御史沈宜之处,再附一封密信,告诉他,若能借此弹劾钱慕文,东厂可提供后续证据。”
王耀威倒吸一口凉气,“大人是要借言官之口,绕过户部,直接牵动内阁?”
“正是。”萧珣眼神如炬,“钱慕文与张令宪狼狈为奸,暗中输送假粮,一为贪利,二为卸锅,一旦军粮出事,他们便可将黑锅扣在我头上。既如此,倒不如我先出手,反将一军。”
萧珣轻车简从,未带甲兵,仅带数名亲随前往昌平郡下辖的西柳村。一方面是稽查地方征粮实况,另一方面,是为了验证日前收到的一封密信——信中提及,“有奸人假借东厂名义,强征百姓余粮,致民怨四起”。
到了村口,萧珣便听到哭声与咒骂交杂。
他止步,藏身于一株老槐树后,看到一群披甲佩刀者正围着几户农家,村民们跪地求饶,几名老妇哭喊着想护住唯一的粮囤,却被一脚踢翻在地。
为首那人身披藏青斗篷,口称:“提督大人有令,征粮加倍!谁敢违抗,便是抗命!”
萧珣眉头一跳,冷声道:“我什么时候下的令?”
他步出树荫,狐裘猎猎,目光如刀。
那假冒者一惊,瞬间拔刀,“萧……萧珣?”
萧珣已不容他反应,一挥手,亲随扑上,将数人一并擒下。
“给我扒了这人的斗篷。”他冷冷命令。
斗篷落地,只见那人不过三十出头,眉眼之间竟与兵部侍郎张令宪府中的一名管事有七分相似。
王耀威低声道:“此人叫章宁,确系张府亲随,数月前受命‘协助户部地方征粮’。”
“协助?”萧珣冷笑,“倒是协得好,把东厂的黑锅也顺便背上了。”
他走到一名倒地老妪身边,将其扶起,语声和缓:“大娘,可曾有人留下文书、官票?”
老妪颤抖着从衣襟中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纸上用粗劣笔迹写着“东厂特派、征取余粮、毋违”数几个字。
“王耀威,带几个人,把这张纸和那几辆征粮车一并押回提督府,同时传信昌平府尹,让他亲自来见我。”他顿了顿,转头对众村民道:
“诸位乡亲,此乃冒名之贼,非我东厂所为。今日之粮,悉数还仓;你们受了的委屈,必有人给你们一个交代。”
村民们面面相觑,惊疑未定,直到一名白发老者上前,颤声道:“提督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啊!”
萧珣正色抱拳:“我萧珣虽为东厂提督,却也知百姓疾苦。凡有人假我东厂之名敛财掠粮,必依法重办!今日之事,不会再有了!”
这一席话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