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难喝的生普洱茶
,还有树杆也要达到100年以上。”
有个村民忍不住嘲笑道:“树龄百年以上,树杆不就百年以上了嘛,这话说得多此一举。”
玉浪县长多聪明的一个人,马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于是赶紧帮忙解释:
“林专员,你说的意思我懂。农科所的确在有些寨子里搞实验,就是把古茶树的根部留下,然后上面嫁接新的茶树枝。这样就导致了树是古树,但枝干了不一定是古树枝干了。”
噢~~~村民们都是恍然大悟。
但林三七知道,农科所的这个嫁接技术初衷是好的,就是想增加茶叶产量。
这个技术却产生了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古茶树纷纷被砍,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茶树。
你要说这种“新古茶树”产的普洱,跟“古茶树”产的普洱味道有啥区别?那还真不一定。
物以希为贵,后来香江资本开始炒作“古茶树”概念,就是因为古茶树太稀少了,这就有了炒作的条件和基础。
(请)
n
难喝的生普洱茶
为什么偏偏只有班章村和曼松村等几个山头的古茶树特别值钱,最后直接称王称霸,其实这里面有个搞笑的事情。
因为农科所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班章村和曼松村等寨子实太偏僻太远,交通不便,农科所都不愿意去。
最后因祸得福,古茶树得以保存下来,几十年后成为了那只在风口起飞的猪。
这个道理就跟山西平遥古城一样。
其他古城都拆迁了,就剩下平遥古城保存完整,不是因为当地干部多有旅游远见,实在是当年平遥太穷了,拆不起,这才得以保留。
依恩村长想了一下,最后不确定道:
“具体有多少古茶树,这个我们没有统计过,林专员你看,就对面那几座山上都是茶树。当年我们祖上想做茶叶生意,走茶马古道去雪区。
不过现在茶马古道废了,茶叶卖不出去了,所以那些古茶树全部都荒废在那里。村里人谁想要喝茶叶就自己去摘,没有人管理,一年也卖不出多少钱。”
这时候有一个老年村民插话道:
“我大概有点数,我们班章一共有5个寨子组成,总共有茶树八万多颗。
其中800年以上的有九千多棵,500年以上的有三万棵,200年以上的有大约有四万棵,100年以上的不到一万棵。
至于新长出来的茶树,这个我们就不大清楚了,林专员,如果你要古茶树,我这么跟你说,整个孟海县我们班章树说产的茶叶。嘿嘿。”
旁边的月相乡长忍不下去了,小心提醒道:“在领导面前要实事求是。”
林三七却不以为意,人家村长替自己寨子着想,想多坑一下外乡人,多换点物资也可以理解。
当天晚上,林三七和赵厅长等人就住在了寨子里。
说是最好的房子,其实就是个木头楼房,四面透风,连个墙都没有。
林三七一边拍着永远都拍不死的蚊子,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心想这些少数民族人也真开放。
这没有围墙没有墙壁,连床都没有,这半夜要是做点夫妻间爱做的事情,碰到一个喜欢尖叫的女人,那还不传遍整个寨子啊?
会不会半夜无事,全寨子男女一起比赛?
想想那画面太美不敢看,林三七坐起来给全身抹了一遍花露水,又多点了几个蚊香,最后才晕晕沉沉睡过去。
村的村干部们带领下,往茶山走去。
一群年轻村民们在前面开路,将一路的杂草树枝都清理干净。
在这种热带雨林里穿行,林三七全身都已经是汗了,但是看着越来越近的茶山,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