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暴雨宁静
防御体系。外层以青岚河为天然屏障,河面上巡逻的快船昼夜不息,船头安装的床弩闪着冷光。

    中层依托城墙与城外的烽火台,烽火台之间用信鸽传递消息,台内储存着足够三月使用的粮草与饮水。内层则是城内的街巷防御,每十户设一哨卡,百姓们自发组成的民防队手持棍棒与短刀,在巷口巡逻。

    北萧城的“冰蚕军”经过补充与训练,实力更胜从前。士兵们的冰蚕甲经过改良,甲片间的冰蚕丝换成了更坚韧的材料,既能抵御严寒,又能格挡刀剑。

    新组建的“狼头营”配备了从紫霄贼缴获的连珠弩,弩箭上淬着从青岚河冰棱中提取的剧毒,射程比从前增加了三成。

    城外的乱葬岗被改造成军事要塞,挖设的暗渠与地道四通八达,成为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

    两支军队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协同作战。铁石城的神臂弩工匠与北萧城的兵器大师合作,改良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神臂连弩”。

    双方的斥候队联合巡逻,在北境荒原上编织出一张严密的情报网,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传回城内。每逢初一十五,两支军队在青岚河两岸举行联合操练,喊杀声震彻云霄,彰显着北境双城的军威。

    铁石城的城主府焕然一新,门前的石狮重新雕刻了底座,底座上刻着“铁石民心”四个大字。赵岩城主坐在新打造的橡木椅上,处理着城中事务。

    北萧城的城主陈啸将议事厅改造成“议政堂”,堂内悬挂着北境地图,四周的墙壁上贴着百姓们的建议与诉求。陈啸城主每日在此与官员、百姓代表商议事务,决策过程透明公开。

    两城之间建立了“北境联盟”,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共同商议北境的发展与防御大计。联盟设立了“互市司”,负责管理两城之间的贸易往来,铁石城的粮食与北萧城的铁器在此交易,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联盟还设立了“仲裁司”,负责调解两城百姓之间的纠纷,确保联盟内部的和谐稳定。

    铁石城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百姓们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垦荒地,播种粮食。城内的农具铺生意兴隆,铁匠们加班加点打造犁铧与锄头,铺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待售的农具。

    粮商们赶着马车往来于两城之间,马车上装载的粟米与面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车夫们吆喝着号子,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两城之间的贸易日益繁荣,青岚河上的商船穿梭不息。铁石城的粮食、皮毛与北萧城的铁器、布匹在码头交易,商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与搬运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码头附近形成了热闹的集市,小贩们摆摊售卖着各种商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有精美的首饰、衣物,还有从北境荒原上猎获的野味,集市上人头攒动。

    铁石城重新开办了私塾,孩子们背着用碎布缝制的书包,走进学堂。私塾先生站在讲台上,教授孩子们识字算数,黑板上写着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学堂的后院开辟了小菜园,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种植蔬菜,体会农耕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

    北萧城的书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学子们在院内诵读经典,讨论时事。

    书院的藏书楼重新开放,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与兵书战策,学子们在书海中遨游,汲取知识的养分。

    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铁石城与北萧城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北境的土地上重新展翅翱翔。

    但是,这个春天可能就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重生元帅,从凡人开始复仇天子简介 >重生元帅,从凡人开始复仇天子目录 > 第一百零九章 暴雨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