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林三十六房》─01.三德
芒草披靡四野、苍烟横顾八方,在那凌乱的野道上,一大一小的身影正朝着烈日,缓步而行,仔细瞧,恰是两个大小和尚。
大和尚身板壮阔,好似铁塔一般的身形,但眉宇间的儒雅书生气,却也减去了江湖历练的杀伐气味,面容添了饱满圆融。而悠长恒久的气息吐纳,更可看出一身jg湛修为。
小和尚虽说约莫十岁年纪,可身宽t厚,还有些婴儿肥,面貌平凡,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狭长狡黠的眼眸了,黑黝黝的散发着灵光。
「兀那和尚,还不快快闪开,若脏了登封知县刘大人的路,你化十辈子缘也赔不起!」
奔走的哒哒声与叫骂声喧嚣而起,h扑扑的烟尘散成h花ㄧ般的,但见崎岖的野道上,十数匹骏马奔驰。
上头坐着几位捕快差役,正围绕着一座两马大轿,毫无停歇的向县城行去,好似飙然而起的飞砂不是砂,而是白花花的银、h晃晃的金,与红红绿绿的俗事纷扰。
「咳……还不只是个捕快,跩什麽跩啊,像这种人一定是被上头欺压、被下属扯後腿久了,所以才会选择在这时候拿着j毛当令箭。」
吐出嘴里的沙子,小和尚嘟囔说着,脸上的表情一脸嫌恶,似乎对方才捕快气势凌人的样子,深感不以为然。
大和尚听了,伸出因长期练功而磨出厚茧的手,拍了拍小和尚的光头,开口说话了。
「崇元慎言,他们也是混口安家饭吃,快赶路吧,我们还得趁h昏前,回到东岳山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是,师父。」
三德,这名字在近十年来,越是响亮,十几年前他初出江湖,即是击杀了当年号称「要钱、要命、要nv人」的满清高手唐三要,随後拦杀广州天达将军,更创立三十六房,训练一g志士青年,投入反清志业。
手下弟子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等人,更是自出师之後,杀了多名贪官恶吏、江湖盗匪,闯下偌大的名头,也令设立在福建的三十六房声名远播
由於三十六房时常受到兵火波及,三德即是把定想法,要将小和尚崇元,送入寺里受到完善的教导,只因两人如父如子的情感吧。
崇元是在十一年前,被三德从福建同安渡捡来的,那时的他被放在一篓竹篮里,就扔在渡头的ㄧ间真武庙前。
所幸正逢夏末秋初的时节,天气还未真正的转凉,因此刚满足岁的崇元才能苟活。
三德见到了,把他抱起,看着婴孩也不哭不闹,瞧着自己一个陌生人,反而笑了开怀,心想也许是与自己有缘,就把他带回三十六房里养大,并将崇元收为关门弟子。
随着时间过去,崇元也从一个婴孩转成幼童,看似与常人无异,但三德知道这孩子天赋异禀,光是食量便是同龄人的三倍有余,身板也壮硕许多,但让堂堂三十六房住持讶异的,是崇元藏在憨厚且天真的脸下,那机敏的沉稳。
这倒不是说他有着妖孽般的智识,崇元说起话来依然大大咧咧,有时还夹带着童趣,可总是能说一大段的歪理来把人压伏、甚至可以说是老气横秋,彷佛里头住的不是六岁的灵魂般。
虽说这样,三德对这个关门弟子是满意的,虽说习x略为懒散,但品格淳良宽厚,天资也算尚佳,对於武功也有算上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有时三德有时还会怀疑,是不是就跟民间流传的许多故事一样,有人未有饮却孟婆汤,就来投了胎,所以才保留着前世记忆。
但怀疑终究是怀疑而已,三德也是苦笑摇摇头,消了这荒谬的想法。
可三德想的倒也没错,里头的灵魂真的不是十岁的林崇元,而是二十四岁,自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的林崇元。
里头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