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里内的百姓,同时在弯道上方开挖一条分洪道,将部分水量引入旁边的旧河道。沈清歌边说边在地图上比划,中策,若时间来不及,可命人用竹笼装石,沉入弯道外侧,加固堤基。下策...只加高堤坝是无用之功,只会让决堤时的破坏力更大。

    萧景煜手中的笔顿住了。前世工部采取的就是她所说的下策,结果导致决堤时洪水肆虐,死伤无数。而当时沈清歌托人递上的折子中,写的正是这上策!

    你...可曾写过类似的治水之策萧景煜声音有些发颤。

    沈清歌垂下眼睛:罪妾不敢妄议朝政。

    说实话。萧景煜放下笔,走到她面前。

    沈清歌深吸一口气:去年洛河泛滥时,罪妾确实...写过一份治水建议,托人呈给皇上,但...

    但朕看都没看就扔了。萧景煜接过她的话,眼中满是悔恨,朕...当时太忙了。

    他没敢说出实情——那时他正因为林婉儿的挑拨而对沈清歌心生不满,任何她递上来的东西都会直接丢到一边。

    一时间,御书房内陷入沉默。沈清歌悄悄打量着萧景煜的侧脸,发现他比前几日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眼下有淡淡的青色,显然没有休息好。

    皇上...她犹豫着开口,罪妾还有一计,或许能争取更多时间。

    萧景煜立刻抬头:说。

    可命人砍伐上游竹林,编成长排,用铁索相连,横置河中。这样既能减缓水流速度,又能拦截上游冲下的杂物,防止堵塞河道。沈清歌说完,又补充道,这是罪妾父亲当年在蜀地用过的法子。

    萧景煜眼前一亮:妙计!他立即唤来李德全,命人速速去办。

    吩咐完毕,他转身看向沈清歌,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朕没想到你对治水如此精通。

    沈清歌微微低头:略知皮毛而已。父亲常说,治水如治国,堵不如疏,压不如引。

    治水如治国...萧景煜喃喃重复,忽然想起前世沈清歌死后,大周确实遭遇了一系列天灾人祸,而他总是采取强硬手段镇压,结果适得其反。若当时有她在身边提醒...

    皇上若无其他事,罪妾就先告退了。沈清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萧景煜回过神来:不急。朕命人准备了茶点,你用完再走不迟。

    不容拒绝的语气让沈清歌只好点头。很快,宫女们端上了精致的点心和香茶。沈清歌看到那碟桂花糕时,睫毛轻轻颤了颤。

    萧景煜亲自为她斟茶:尝尝看,是不是你喜欢的味道。

    沈清歌小心地拿起一块桂花糕,小小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浓郁的桂花香气,确实是她最喜欢的口味。但让她心惊的是,萧景煜怎么会知道

    合口味吗萧景煜问,眼中带着期待。

    沈清歌点点头:很好吃,谢皇上赏赐。

    朕记得你喜欢桂花。萧景煜轻声说,那年中秋宴上,你只吃了桂花糕。

    沈清歌的手微微一抖。她确实记得那个中秋夜,当时她刚入宫不久,还怀着对婚姻的期待。宴会上她因为紧张,只动了离自己最近的那碟桂花糕。而萧景煜,全程都在与大臣们谈笑,连看都没看她一眼。他怎么会注意到这种细节

    皇上...记性真好。她勉强笑了笑。

    萧景煜看出她的疑惑和不安,心中苦笑。他当然不是那时候注意到的,而是在她死后,从她贴身婢女的口中得知的。那个投井自尽的婢女临死前曾哭诉,皇后每年中秋都会望着月亮发呆,因为那是他们唯一一次共进的晚膳。

    关于巫蛊案,萧景煜决定换个话题,朕已经发现了一些疑点。

    沈清歌立刻放下糕点,神色紧张起来:皇上发现了什么

    那个布偶的针脚粗糙,不像是你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之帝王悔简介 >重生之帝王悔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