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杯接一杯的白酒下肚,程志远感到头晕目眩,但他咬牙坚持着。他知道,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不能融入,再好的想法也难以实施。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放开。妇女主任王婶拍着程志远的肩膀说:小程啊,你长得这么俊,有对象没要不要婶给你介绍一个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程志远红着脸摇头,谢谢王婶,我现在只想先把工作做好。
工作民兵连长李铁柱嗤笑一声,咱们村能有什么工作地就那么多,种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年轻人除了出去打工,还能干啥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沉闷。马德福瞪了李铁柱一眼,说什么丧气话!县里不是刚拨了扶贫款吗咱们村马上就能修路了。
修路李铁柱冷笑,那点钱连半里路都修不好,还不是……
行了!马德福厉声打断,今天是小程的接风宴,说这些干什么来,喝酒!
程志远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异样,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接风宴结束后,会计小刘扶着醉醺醺的程志远回宿舍。夜风一吹,程志远的酒醒了大半。
刘会计,咱们村的情况,你能跟我详细说说吗程志远问道。
小刘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说:程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明天我带你去村里转转,你就明白了。
回到宿舍,程志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透过窗户,他能看见清水村的夜空繁星点点,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这个看似平静的小村庄,似乎隐藏着许多他不知道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程志远就被敲门声惊醒。他揉着太阳穴打开门,小刘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两个馒头和一碗稀饭。
程哥,吃点东西,我带你去村里看看。
匆匆吃完早饭,程志远跟着小刘开始了他对清水村的第一次全面走访。他们从村东头开始,一户一户地拜访。
清水村共有78户人家,常住人口不到300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玉米和红薯,但因为交通不便,农产品很难运出去卖个好价钱。村小学只有两个老师,负责六个年级的教学,很多孩子上完小学就辍学了。
走到村西头时,他们看到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门前争吵。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地上哭喊:你们不能这样啊!这是我家的地,祖祖辈辈都在这……
王婶,怎么了小刘快步上前问道。
程志远这才认出,哭喊的老太太正是昨晚接风宴上的妇女主任王婶。
小刘啊,你来得正好!王婶一把抓住小刘的手,李家非要占我家宅基地盖新房,说是什么村委批准的,这不是欺负人吗
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站出来,王婶,话不能这么说。你家就你一个老太太,住那么大的院子不是浪费吗我家三个儿子都到了结婚年龄,没地方住,村里调剂一下怎么了
李铁柱!程志远这才注意到,昨晚的民兵连长也在人群中,正帮着那个中年男人说话。
这是怎么回事程志远上前问道。
李铁柱看到程志远,脸色变了变,程村官,这是村里内部的事,你就别管了。
我是村官,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程志远坚定地说,王婶,能跟我说说具体情况吗
王婶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拉住程志远,小程啊,我家这宅基地是土改时分到的,有地契的。现在李家非要占一半,说村里同意了。我一个孤老婆子,他们这不是欺负人吗
程志远转向李铁柱,李连长,村里真的批准了这件事有文件吗
李铁柱支吾着,这个…马主任口头同意的,说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口头同意程志远皱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怎么能这么随便处理王婶有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