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得在穷山沟干了半辈子,不捞点好处太亏了。
可看你这样的大学生,放着城里好日子不过,跑到我们这穷地方拼命...我这张老脸臊得慌啊!
程志远摇摇头:马主任,你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现在时代变了,老百姓的期待也高了。咱们一起把清水村搞好,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真正的面子!
洪水退去后,清水村开始了灾后重建。出人意料的是,马德福主动提出要重新审计去年的修路资金,并自掏腰包补上了亏空部分。这一举动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修路工程也正式启动。经过公开招标,一家省内有名的建筑公司中标。程志远组织村民成立监督小组,马德福也积极参与其中,甚至亲自盯着水泥配比,不让施工方有丝毫偷工减料的机会。
三个月后,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像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青山绿水,将清水村与外界紧密连接起来。
通车那天,全村老少都来了。马德福邀请程志远一起剪彩,两人合力剪断红绸的那一刻,鞭炮齐鸣,掌声雷动。
乡亲们!马德福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声音洪亮,这条路能修成,多亏了程村官!从今往后,我马德福全力支持程村官的工作,大家一起把清水村建设好!
程志远没想到马德福会公开表态支持自己,内心十分感动。他接过话筒:这条路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有了路,我们还要发展产业,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路修好后,程志远开始着手产业发展。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去县农业局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又请来省里的专家考察清水村的土壤气候条件。
咱们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反季节蔬菜。程志远在村民大会上兴奋地说,而且离县城只有二十公里,运输方便,销路不愁!
可建大棚要本钱啊,我们哪来那么多钱有村民提出疑问。
可以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政府贴息。另外,我建议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降低风险。
起初,只有张大山等五户人家愿意尝试。程志远没有气馁,亲自帮他们跑贷款、选地块、买材料。马德福也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县里的农资公司以优惠价格提供棚膜和肥料。
第一批黄瓜和西红柿上市时,正赶上县城蔬菜淡季,卖出了好价钱。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一年后,清水村的大棚蔬菜面积扩大到五十亩,成为县里有名的蔬菜基地。
与此同时,程志远还发现村里有几户人家有养蜂的传统,便组织他们成立生态蜂蜜合作社,注册了清水百花蜜商标,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纯天然的土蜂蜜供不应求,价格比原来翻了两番。
产业发展的同时,程志远没有忘记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他争取到县教育局支持,翻新了村小学,配上了电脑和图书室。又利用村集体收入,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让留守老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
第二年春天,程志远组织村民在路两旁种上了桃树和李树。他笑着说:等过两年树长大了,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既美观又能增收,一举两得!
马德福看着这个曾经被他轻视的年轻人,如今在村里说话比他还管用,心里却没有一丝嫉妒,只有欣慰和佩服。他主动找到程志远,提出要培养年轻干部。
小程,你迟早要离开清水村的。得培养几个接班人,把你这套本事传下去。
程志远深以为然。在他的建议下,村委会换届时,张大山被选为村委委员,小刘也接任了村会计。马德福虽然还是村主任,但工作方式完全变了,凡事讲民主、重程序,赢得了村民的重新尊重。
第三年秋天,程志远的村官任期即将结束。此时的清水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