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血墨丹青谜案

    第一章

    墨香惊变

    嘉靖四十年的秋风吹散了秦淮河上的薄雾,却吹不散墨云斋内弥漫的疑云。陈墨指尖抚过沈周《秋山图》的绢面,粗粝的触感让他眉头微蹙——右上角题款处的墨迹晕染得极不自然,像是有人刻意为之。窗外细雨敲打青瓦的声音愈发急促,他举起放大镜的手突然顿住,镜片里的墨痕竟泛着诡异的暗红,如同干涸的血迹。

    陈老板!不好了!小厮撞开雕花木门,腰间铜铃随着喘息声叮当作响。陈墨手中的放大镜险些跌落,来人是李府的家仆,素来沉稳的脸上此刻布满惊恐,李公子……暴毙了!

    青石板路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陈墨的衣摆,他跟着小厮狂奔进李府。雕花影壁后传来此起彼伏的啜泣声,穿过九曲回廊时,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书房门口围满了脸色煞白的下人,陈墨拨开人群,目光瞬间凝固——李逸风仰面倒在波斯地毯上,双眼圆睁,嘴角残留的黑血已经凝结,右手死死攥着一卷画轴,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让开!陆明远的官靴踏碎满地凌乱的宣纸,腰间的獬豸补子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位应天府尹与陈墨相识多年,曾在一桩古董造假案中并肩作战。此刻他蹲下身,与陈墨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将目光落在李逸风手中的画轴上。

    展开的《仕女图》中,唐寅笔下的美人眉眼含愁,可那双丹凤眼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陈墨的手指微微颤抖,画面上的晕染痕迹与《秋山图》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仕女裙裾处的墨色里,隐约可见细小的血丝状纹路。

    陆兄,这墨迹……

    我看到了。陆明远用帕子裹住画轴,三日前户部侍郎府上失窃的也是唐寅真迹,两件案子或许有关联。他转头吩咐衙役封锁现场,烛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陈墨,明日到府衙详谈。这案子,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棘手。

    第二章

    蛛丝马迹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李府书房,陆明远的笔尖在供词上沙沙游走。李逸风的贴身书童跪在青砖地上,牙齿不住打颤:那画师戴着斗笠,遮得严严实实,只说有沈周的《溪山秋色图》要献给公子……

    声音可听出端倪陈墨摩挲着腰间的和田玉佩,这是父亲临终前留下的,此刻被他攥得发烫。

    书童突然抓住他的衣摆:对了!那人说话时总用帕子捂着嘴,声音沙哑得像砂纸,可临走时我分明瞧见他袖口沾着红漆,像是……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仵作掀开白布,李逸风青紫的面容在阳光下更显可怖。中毒而亡,仵作举起银簪,簪头已变得乌黑,但这毒极为蹊跷,与我见过的鹤顶红、砒霜都不同。他小心翼翼打开瓷罐,指甲缝里的黑色粉末,倒像是矿物颜料。

    陈墨的瞳孔猛地收缩——这粉末与《仕女图》晕染处的材质,竟有七分相似。他突然想起昨夜在书房角落发现的半截木炭,上面刻着若隐若现的符号,此刻正在袖中硌得他生疼。回到墨云斋,他将《秋山图》与《仕女图》并排放置,月光透过窗纸洒在画上,两幅画的墨迹在光影交错间,竟拼凑出半朵红梅的形状。

    老板!不好了!伙计跌跌撞撞冲进来,城南王员外家的米芾书法……烧起来了!

    第三章

    暗流涌动

    王员外家的书房还在冒着青烟,焦糊味混着墨香刺鼻难闻。陈墨蹲在废墟中,指尖拂过一块未燃尽的宣纸,上面残留的黑色粉末与李逸风案如出一辙。陆明远从灰烬里翻出半截烧焦的画轴,上面隐约可见聚珍阁的印章。

    半月前王员外确实在聚珍阁购得一幅黄庭坚真迹。捕头擦着汗赶来,不过奇怪的是,所有与聚珍阁有关的账本,昨夜都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墨迷局:嘉靖书画奇案简介 >血墨迷局:嘉靖书画奇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