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速救...字迹戛然而止,仿佛写信人遭遇了不测。

    陈墨将布条递给陆明远,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窗外,秋风卷起落叶,在空中拼成半朵红梅的形状。应天府的城门楼上,更夫敲响了梆子,声音在夜色中回荡,惊起一群寒鸦。而在黑暗深处,一双双泛着幽光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墨劫终章

    第一章

    边关血影

    嘉靖四十三年冬,北风卷着黄沙掠过雁门关。陈墨裹紧狐裘,望着城头悬挂的黑幡——三日前,最后一支援军在此全军覆没,将士们的尸体布满诡异的墨色纹路,如同被无形的画笔勾勒过。他手中攥着边塞寄来的半幅帛书,残片上的朱砂在寒风中竟渗出暗红液体,似血非血。

    陈先生!陆大人快不行了!校尉的呼喊撕破冷寂。陈墨冲进营帐,只见陆明远面色灰败地躺在榻上,脖颈处缠绕的墨线已蔓延至心口。北边...祭坛...陆明远抓住他的手腕,将一枚刻着北斗的铜符塞进他掌心,九卷合一...血谶...是...话音戛然而止,瞳孔中映出窗外漫天血色。

    陈墨颤抖着合上老友的双眼,突然听见帐外传来诡异的铜铃声。掀开帐帘,风沙中浮现出九名蒙着墨色面纱的女子,她们手中捧着的玉匣散发着幽光,匣盖上红梅绽放,正是血谶帛书的残卷。

    第二章

    祭坛迷踪

    循着铜铃指引,陈墨在戈壁深处发现一座巨大的祭坛。祭坛由墨玉堆砌而成,中央悬浮着九根青铜柱,柱身刻满扭曲的人脸,每一张都对应着因血谶而死的无辜者。祭坛顶端,墨隐宗残存的长老们正在吟诵咒语,初代宗主的虚影在血云中若隐若现。

    来得正好。大长老的声音混着风沙传来,他手中握着最后一卷帛书,当九卷血谶在北斗之夜合一,我宗便能借天道轮回重生!话音未落,天空中北斗七星突然化作血色,祭坛周围的沙砾瞬间变成流动的墨汁,将陈墨困在中央。

    千钧一发之际,陆明远留下的铜符突然发烫。陈墨将铜符嵌入祭坛凹槽,青铜柱上的人脸竟开始流泪,泪水汇聚成河,冲散了墨汁形成的屏障。他挥舞破魔笔,符咒所到之处,墨隐宗长老们的法术纷纷失效。

    第三章

    血谶真相

    激战中,大长老的面纱被破魔笔划破,露出半张布满符咒的脸。你以为阻止血谶就能拯救苍生他癫狂大笑,当年初代宗主用活人血谶推演国运,发现大明气数将尽!我们所做的,不过是顺应天道!

    陈墨的笔尖顿住——祭坛下方的地脉中,浮现出一幅巨大的帛画,正是用无数鲜血绘制的《国运图》。画面上,大明朝的疆土正被血色蚕食,而唯一的转机,竟是毁掉所有血谶。

    血谶不是预言,而是诅咒!陈墨突然明白过来,墨隐宗妄图用邪术篡改天道,却不知每一次血谶的发动,都在加速王朝的灭亡!他将破魔笔刺入掌心,以自身鲜血为引,在虚空中画出巨大的灭字。

    第四章

    终局之战

    九卷帛书感受到鲜血的召唤,纷纷挣脱长老们的控制,飞向陈墨。初代宗主的虚影发出怒吼,血云化作无数墨龙扑来。陈墨将九卷帛书按在祭坛上,破魔笔与铜符同时迸发金光,与血色力量激烈碰撞。

    大长老见状,竟将自己献祭给初代宗主。虚影吸收长老的魂魄后,化作实体手持墨剑刺向陈墨。千钧一发之际,陆明远的魂影突然出现,用獬豸佩挡下致命一击:陈墨,当年我们约定要守护这天下!

    两股力量相撞的瞬间,祭坛开始崩塌。陈墨抓住机会,将破魔笔插入初代宗主的心脏。虚影发出震天惨叫,血云和墨龙纷纷消散。九卷帛书在金光中化作灰烬,随风飘向天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墨迷局:嘉靖书画奇案简介 >血墨迷局:嘉靖书画奇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