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同时,风天策心中的预感也越发剧烈,心头剧动,他机缘就在这!只听得似有一仙人在传法:“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p>
风天策细细品味,只觉得时而妙理横生,无穷无尽,似有无上大道之理;时而又觉得晦涩难懂,高深莫测,难以揣摩,若能参悟其一,便能直通大道。</p>
“仙人!定是仙人!”</p>
风天策神情激动,兴奋得颤栗起来,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绝对不会错的!</p>
只见那人一身白衣,手执白扇,清风摇曳吹起几缕墨色发丝,长相俊美,神俊不凡,宛若神祗临世一般。</p>
“我可当不得仙字,小子你莫开玩笑了。”</p>
白衣青年含笑道,待人温文尔雅,没有一丝盛气凌人,给人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p>
风天策一愣,心头空落落的,总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随后立刻调整心态,问道:“那前辈可知何处有仙缘?”</p>
“有缘随处是仙缘。”</p>
白衣青年高深莫测的说道。</p>
“缘?”</p>
风天策不动声色,仔细打量着两条方向相反的岔路,似乎有些不同,又似乎一模一样,皆有道之韵味,又似乎相差甚远。</p>
思量一番,风天策毅然走上其中一路,白衣青年不语,似乎并不在意,风天策又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前辈,可知风龙宫?”</p>
“知道,向西而行,有缘者皆可寻到。”</p>
“多谢前辈指清明路,感激不尽。”</p>
风天策做出一副感激的模样,走上另一条向西之路,再次回头之时,白衣青年已然不见。</p>
“风龙宫!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只是太过刻意,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机缘不要也罢!”</p>
风天策又重新走向向东之路,路有些虚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但风天策心中认定这一条路才是真正的大道之路。</p>
初极其虚幻,风天策又行走了数十里地,这才豁然明朗起来,只见此处云霞四起,日月摇光。</p>
山野满是柏树,又见一樵夫,身形魁梧,头戴七彩箬笠,身穿浑浊粗布衣,手持巨斧,背负万斤巨石,一次又一次的挥动巨斧,看似轻柔又虎虎生风,看似朴实无华又道韵横生。</p>
斧树相碰,柏树应声而倒,但樵夫似乎并不满意,仔细一看,巨斧竟出现一道小缺口,凝神一望,原来这巨斧本身就是木制品。</p>
“前辈!请留步!”</p>
风天策见樵夫准备离去,连忙叫住樵夫。</p>
“老先生,你是何人?为何会在这里?”</p>
樵夫问道,声音粗犷,宛如一声惊雷,震天动地,震撼心弦。</p>
“我名风天策,为寻仙缘,故入腾龙山,为拜师学艺。”</p>
风天策心中惊喜,暗自庆幸没有去寻风龙宫,若是错过这一桩仙缘,此生怕是复仇无望。</p>
“腾龙山?不对,此座山唤作灵台方寸山!”</p>
樵夫纠正道,“你若想学艺,我可带你去斜月三星洞,去见我师父。”</p>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