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第341章
到了作用,长工们认可了。
但他那儿知道真正胜利的是门楼他们,通过斗争,换来了平等。
蔡门楼出生于一九一七年,家境贫寒,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弯腰干活,低头走路时,心里是很不甘心的,有时候他坐在地头发呆。
发呆预识着脑袋里的想法在做激烈的碰撞,改变,改变,改变……改变不了社会,改变自己。
即使没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改变,但自己受够了,被不平等的社会分工,不平等人格尊严压抑着,想吼、想吼、想吼……想与命运抗争!时间到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挺身而出,人们热血沸腾,积极抗战。
没有枪,拿起铁叉也可以当武器,只要能打击侵略者。
象蔡门楼、蔡骡子、蔡马子他们这样,身强体壮,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一股爱国热情迅速在他们胸中蔓延,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在国家受到凌辱、践踏的时候,挺身而出。
采取不同形式,打击日本侵略者。
时势造英雄,20岁的蔡门楼,由于号召力强,做事果断敢担当,自然成了村里的中心,他率领着这帮穷弟兄们,积极地投身到了抗日战争中去,他带领蔡庄村的村民挖地道,挖壕沟,备余粮,为抗战做着战斗准备,由于工作突出,被上级任命为“武委会”主任,就是基层武装委员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上还给他配了一杆步枪,叫“老套筒”,虽然枪不怎样,但可以开枪打日本鬼子,背在身上还挺威武。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蔡门楼自从背上这杆枪,当上了蔡庄村武装委员会主任,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他的人生彻底的被改写了。
原来穷人生下来是没有名字的,孩子一降生,父亲见到什么就叫什么,比如一降生见到骡子了,那就叫骡子。
见到马就叫马子,见到木车,就叫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