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姘头要账来了
徭役,在这个时代,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百姓而言,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所谓的徭役,名目繁多,最常见的便是力役和兵役。
力役,便是被官府强行征发去修筑城墙、开凿运河、修建宫殿陵墓等等浩大的工程。
这种差事,不仅没有任何报酬,很多时候甚至连每日的口粮都要自带。
工期漫长,劳动强度极大,负责监工的官差又往往心狠手辣,稍有懈怠便是皮鞭加身,能从这种地方活着回来的,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至于兵役,在这个烽火连天,战乱未平的年代,更是形同送死,十去九不回都是常有的事。
原主膝下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大儿子易大山,二儿子易二河。
至于那个被寄予厚望的小儿子易小川,因为正在“发奋读书”,自然是不可能被拉去服这种苦役的,原主也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根本舍不得。
于是,这每年一次,如同催命符一般的徭役,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老大和老二的头上。
然而,老二易二河是个出了名的滑头,最是会钻营取巧,趋利避害。
所以每次官府的征召令一下来,易二河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躲过去,或者干脆提前溜之大吉。
最终,这沉重如山的徭役负担,便年复一年地,全部压在了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愚孝的大儿子易大山一个人的肩上。
易新站在门外,心里琢磨开了。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这原主的身子骨也才三十五岁,正当壮年。
而自己靠着一身厨艺在古代混个温饱,让几个便宜儿子护住自己,应该不成问题。
也算是提前享受了几天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得把那该死的徭役给摆平了。
原主那个不争气的脑子,家里的小金库翻来覆去拢共才三两雪花银。
可这服徭役,要是想找人替役或者直接缴纳免役钱,少说也得五两银子打底。还差着足足二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在这个年代,一两银子,大概能换一千文铜钱。
寻常人家,省吃俭用一年到头,能攒下二两银子都算是家境殷实了。
壮劳力一天累死累活,也不过挣个二三十文钱。
要在短短十五天内凑齐这二两银子,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在这时,一道泼辣的声音猛地在身后响起。
“苟日的易新!你这几天死哪去了?!老娘眼睛都快望穿了!”
易新脚步一顿,还没反应过来这句带着土味儿和火药味的骂街是冲着谁来的,紧接着又是一句:
“上次你在我这借了一两银子是不是不准备还了?!你个没卵子的短命鬼,借钱的时候点头哈腰,现在就当没这回事了是不是?!”
“喂!说你呢!聋了不成?!”
随着这几声怒骂,一阵香风夹杂着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面逼近。
易新下意识地猛地回头,还没等他完全转过身,一个身子就直挺挺地撞了上来!
“嘭!”
这一撞不轻,易新还好,毕竟是个壮年汉子,只是被撞得晃了一下。
可撞上来的人却不一样了。
“哎哟喂!”
一声娇呼,直接让易新僵在了原地。
他低头一看,自己鼻尖堪堪擦过了对方的发鬓,而更要命的是,他的胸膛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对方的……胸口!
一股惊人的弹性从胸前传来,伴随着一声“嗷嗷叫”的痛呼。
“哎哟!我的妈呀!你走路不长眼睛啊!”
撞上来的女人捂着胸口,弯下了腰,表情十分痛苦,但那双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