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章 诗仙李白
    李乾只觉一道天雷劈中天灵盖,浑身血液都凝固了。

    他两世为人,纵使面对千军万马也未曾如此失态,此刻却连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诗仙李白!这四个字在华夏文明中重若千钧。

    从西域边关到江南水乡,从贩夫走卒到王侯将相,谁人不识青莲居士?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早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

    李乾穿越以来,见过高仙芝的英武,领教过封常清的刚烈,与李嗣业并肩厮杀,和哥舒翰把酒言欢。

    这些名垂青史的豪杰,他都能够以平常心待之。唯独此刻,面对这个一袭青衫的落魄文士,他却像个追星的少年般手足无措。

    “你是李翰林?”高乐瑶声音发紧,手中的夜光杯映着柳絮,晃出一片碎银般的光斑。

    柳絮纷飞中,那文士广袖一振,忽然仰天大笑。笑声惊起栖鸟,震落漫天飞絮:“难得在这灞桥烟柳处,还有人记得李某这个待诏翰林!”

    他信手摘下一片柳叶含在唇间,清越的哨音竟似剑鸣:“不过比起翰林院那些俗务,某更愿做个”哨音骤停,眼中精光暴涨:“醉卧云端的酒中仙!”

    李乾被高乐瑶的轻呼惊醒,这才发觉自己竟一直屏着呼吸。

    他深吸一口气,细细打量眼前这位传奇,青衫落拓却掩不住通身仙气,眉宇间既有文人的清傲,又透着游侠的疏狂。

    难怪后世称他“诗仙”,这般风姿,分明就是谪落人间的仙客!

    李白将二人的激动尽收眼底,却只是随意地掸了掸衣袖。自“醉草吓蛮书”名动长安以来,这般场景他早已司空见惯。

    莫说寻常百姓,就是王公贵族见了他,也常有语无伦次者。

    “翰林已是前尘旧事了。”他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自嘲。天宝三载“赐金放还”,至今仍是长安酒肆里的谈资。

    “在下李白,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李乾心头剧震。能让诗仙亲口问名,这份殊荣堪比军功簿上的朱批!他稳了稳心神,抱拳道:“安西都护府校尉李乾,奉高副都护之命入京报捷。这位是高将军千金。”

    “安西军的豪杰!”李白眼中倏地迸发出异彩。

    他忽然前倾身子,像鉴赏名剑般仔细端详李乾,忽而抚掌赞叹:“早就听闻‘安西精兵冠天下’,今日见李校尉龙行虎步,方知传言不虚!”

    这话绝非客套,当年他游历西域时,就亲眼见过安西铁骑横扫大漠的雄姿。那些顶着烈日黄沙依然阵列如刀的将士,是他笔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最好注脚。

    李乾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头顶,得诗仙一赞,竟比朝廷封赏更令人心潮澎湃。他下意识挺直腰背,仿佛这样才不负青莲居士的赞誉。

    “唉——”

    李白一声长叹,眉宇间笼上一层阴霾。他颓然举杯,仰首痛饮,一连十余杯烈酒入喉,这才重重放下酒杯。

    那双曾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明亮眼眸,此刻却盛满了落寞与苍凉。

    世人皆知,这位诗仙才高八斗,却始终壮志难酬。他心怀报国之志,却屡屡碰壁,徒留后世无数唏嘘。

    此刻听闻安西大捷的消息,更触动了他郁结于胸的愁绪。

    李乾见他如此,温声劝慰道:“太白先生何必自苦?您诗中不是写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么?以先生之大才,终有扶摇直上之时。”

    话虽如此,李乾心知肚明,在这朝堂之上,李白注定难觅用武之地。忽然,一个奇异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若给李白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会如何?”

    这念头让他自己都吃了一惊,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的遗憾,难道真能改写?

    李乾暗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简介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目录 > 第42章 诗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