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48章 寻找诗圣
了,确有这么个读书人在坊里住过。”

    三人闻言精神一振。然而老者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心头一紧:

    “那个杜甫啊”老者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浑浊的眼中闪过讥诮,“他可忙着呢!”

    李乾闻言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位老丈说话的腔调,怎么活脱脱像个穿越者?正暗自腹诽间,却听老人继续絮叨:

    “那个杜甫啊,整日里不是钻营门路,就是讨要接济,哪有个读书人的体统?老朽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读书读到连饭都吃不起的。”

    虽早知杜甫困居长安十年,穷困潦倒,但亲耳听闻诗圣沦落至此,李乾仍不免唏嘘:“一代诗圣,竟落魄如斯”

    老丈却越说越起劲,话锋一转:“要说读书人,就该学学李翰林!听说那位喝醉了就睡在酒肆,连天子传召都敢说‘臣是酒中仙”

    李乾抿着嘴憋笑,偷眼看向李白。高乐瑶也以袖掩唇,眼波盈盈地斜睨着他。

    李白摸着鼻子,脸上讪讪的,虽说这段“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佳话被杜甫写得风流千古,但作为当事人回想起来,到底有些赧然。

    “老丈这般夸赞,莫非认得李翰林?”李乾故意问道。

    “哎哟!”老丈连连摆手,“李翰林那样文曲星下凡的人物,岂是老朽能高攀的?”说着竟肃然起敬,“读书人啊,就该活成李太白这般模样!”

    辞别老丈后,三人循着线索来到辅仁坊。

    眼前这间低矮的茅屋,比现代贫民窟还要逼仄,墙皮剥落,门扉歪斜。

    李乾站在门前,久久不能言语,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困居长安”,竟是这般触目惊心。

    “诗圣竟落魄”李乾喃喃道。屋檐下蛛网摇曳,仿佛在诉说主人离去的时日已久。

    李白眼中泛起泪光,手指轻颤着抚过斑驳的门框:“杜贤弟啊都怪我当年”

    记忆中的洛阳春日浮现眼前,那时他刚被“赐金放还”,锦囊尚丰,想要多分些盘缠给杜甫,却被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婉拒。

    谁知长安十年,会把一个满怀理想的诗人磋磨至此?

    辗转七个坊间,他们找到的始终只是杜甫曾经栖身的陋室。

    每一处都如出一辙,窄小得仅容转身,简陋得难遮风雨。这些散落在长安城各处的蜗居,连起来竟成了诗圣在盛世长安最真实的足迹。

    暮色渐浓,李乾望着最后一处寻得的空屋,忽然明白,在这座光鲜的帝都里,杜甫始终是个无处落脚的过客。

    而那些传颂千古的诗篇,正是从这些破败的屋檐下,悄悄生长出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简介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目录 > 第48章 寻找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