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章 天子之判,雷霆雨露
    太极殿内,死寂。

    这是一种比任何喧哗都更令人恐惧的死寂。

    空气中,弥漫着谎言、背叛与阴谋交织的浓重气息,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魏王李泰还在那里疯狂地磕头,语无伦次地辩解着。

    “父皇!冤枉!儿臣是真的冤枉啊!那伤……那伤是他自己弄的!他在陷害我!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

    而太子李承乾,则跪在另一侧,挺直了脊梁,一言不发。

    脸上的悲愤与决绝,仿佛一座沉默的火山,积蓄着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

    他不需要再多说一个字,他已经将所有的“证据”和“道义”,都摆在了台面上。

    这出兄弟阋墙的惨烈大戏,所有的角色,都已表演完毕。

    现在,轮到唯一的观众,也是最终的审判者——李世民,来做出裁决了。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

    他的目光,像两把锋利的冰刀,来回切割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

    他信谁?

    他愿意信谁?

    从情感上,他更偏爱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的李泰。

    但从理智上,称心身上的伤痕是实实在在的,李承乾那番“以死明志”的控诉,更是充满了破釜沉舟的悲壮力量。

    相比之下,李泰那略显慌乱的辩解,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最后那句“搜查魏王府地牢”,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进了李世民的心里。

    一个太子,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境,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又岂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搜查亲王府邸这种近乎撕破脸的请求?

    帝王之心,最重权衡。

    他缓缓地将目光从两个儿子身上移开,投向了站在百官前列的几位重臣。

    “辅机,玄龄,你们,怎么看?”

    他把皮球,踢给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与凝重。

    长孙无忌作为国舅,此刻本该为太子说话,但深知李世民的多疑。若开口,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偏袒外甥。

    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只是出列,躬身道:“此事关乎皇家血脉,臣,不敢妄言。”

    而房玄龄,这位以谋略著称的宰相,则缓缓出列,用一种沉痛而又客观的语气说道:

    “陛下。今日之事,扑朔迷离。太子与魏王,各执一词。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定罪,而是……止损。”

    他加重了“止损”二字的读音。

    “皇家颜面,已因此事,扫地以尽。若再纠缠于细节,只会让天下人看尽笑话。”

    “无论真相如何,此案,都绝不宜再公开审理下去了。”

    “臣恳请陛下,将此案,交由宗正寺与大理寺,联合密审。同时,严令今日在场所有臣工,不得将殿上细节,泄露半句!违者,以动摇国本论处!”

    好一个房玄龄!

    这番话,看似和稀泥,实则为李世民提供了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台阶。

    公开审理,无论结果如何,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必有一个身败名裂,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将沦为笑柄。

    而转为“密审”,则给了李世民巨大的操作空间。

    可以在保全皇家颜面的前提下,关起门来,慢慢地处理这桩家丑。

    李世民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丝。

    他赞许地看了一眼房玄龄,心中已有了决断。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

    今日之事,影响太过恶劣。他必须给朝堂,给天下,一个明确的交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简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目录 > 第14章 天子之判,雷霆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