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章 首要之务,民心与钱粮
    退朝的钟声,终于响起。

    太极殿上的文武百官们,带着满脑子的震撼与思绪,缓缓散去。

    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剧烈的地震,将他们固有的认知,冲击得支离破碎。

    而风暴的中心,太子李承乾,却没有丝毫停歇。

    李承乾直接在东宫的偏殿——崇文馆,设立了“关中农田水利督造总司”的临时官署。

    刚刚领命的户部尚书戴胄与工部尚书段纶,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到自己的衙门,便被太子“请”到了这里,一同议事。

    长孙无忌则以“需与吏部堂官商议遴选官员事宜”为由,暂时告辞,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国舅爷需要时间,去消化今日发生的一切,并重新评估自己的外甥。

    崇文馆内,热茶刚刚奉上。

    李承乾却没有半点寒暄的意思,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戴尚书,段尚书,时间紧迫,孤便不绕圈子了。”

    李承乾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户部尚书戴胄的身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兴修水利,雇佣民夫,每日所需钱粮,皆是天文数字。”

    “孤想知道,以我大唐国库目前之储备,能支撑起多大的工程?”

    这是一个最核心,也最现实的问题。

    戴胄显然早有腹稿,他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地回答道:“回禀殿下。自贞观以来,休养生息,国库确有盈余。”

    “但若要支撑起覆盖整个关中的水利大计,并且还要应对可能到来的大旱与蝗灾……说实话,仅凭国库,压力巨大,恐难以为继。”

    这位以清廉耿直著称的户部尚书,没有丝毫的隐瞒。

    “孤明白了。”李承乾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李承乾继续说道:“所以,我们的首要之务,并非立刻开工,而是……找钱,找粮。”

    “找钱?找粮?”戴胄和段纶都愣住了。

    国库都没钱,还能去哪里找?总不能……总不能去抢吧?

    看着两人困惑的表情,李承乾微微一笑,从书案上,取出了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

    “戴尚书,你且看此物。”

    戴胄疑惑地接过文书,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唐皇家程》。

    “债……券?”戴胄看着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语,满脸茫然。

    “不错,债券。”李承乾耐心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或者说,是我们这个‘水利总司’,向民间‘借钱’。”

    “这章程上写明,我等将面向长安城内的富商、豪族,乃至普通百姓,发行这‘劝农债券’。”

    “他们可以用钱,也可以用粮食,来购买。凡购买者,皆可得到一张盖有东宫及总司大印的凭证。”

    “待到三年之后,水利修成,关中丰收,朝廷财政宽裕,他们便可凭此债券,向朝廷兑付本金。”

    “并且……”李承乾加重了语气,“……还能额外得到一成的‘利息’作为回报!”

    “一……一成利息!”戴胄的手,猛地一抖。

    他被这个全新的概念,彻底震惊了!

    向民间借贷,并支付利息!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自古以来,朝廷只有向民间收税、征发的道理,哪有反过来向百姓借钱,还给好处的?

    “殿下!此事……此事恐怕不妥!”戴胄立刻反对道,“朝廷乃天家威仪,怎可如商贾一般,行借贷之事?有损国体!再者,若是到期无法兑付,岂非失信于民,动摇国本?”

    “戴尚书的顾虑,孤明白。”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其一,此债券,非是以朝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简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目录 > 第19章 首要之务,民心与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