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定王夜谈
生疏。难道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吗?

    但结合历史来看,大明的皇太子地位是千百年来最为稳固的,远超过其他任何朝代的太子。而定王如果有所想法的话,是不可能的。何况他才十二岁。

    朱慈烺在定王朱慈炯的旁边坐下,示意周围的太监和宫女都退下,确保他们之间有一段安全的距离。

    然后他以一种秘密的语气对定王道:“现在,贼人已经占领了京师,我们也落入贼人的控制之中。父皇的大仇未报,大明危在旦夕。三弟,你对以后有什么看法?”

    现在重要的是,朱慈烺想确认朱慈炯是否有一个坚定的心智,可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这是他们在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大风大浪中能逃出生天的关键。

    定王没有直视朱慈烺的眼睛,而是低下了头,小声说道:“臣弟一切都听从大哥的。”

    朱慈烺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刚刚已经说过了,现在不是遵守繁文礼节的时候,情况危急,我们兄弟之间需要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所以,以后你不要再隐瞒你的想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知道吗?”

    定王抬起头,有些奇怪地看着朱慈烺。在他的印象中,大哥和父皇一样,非常注重礼节和规矩,因此他一直受到母后和先生的教导,特别是在太子朱慈烺面前,不能有任何僭越的行为。

    今天,大哥怎么会多次强调让自己不顾礼节呢?难道是因为这些重大变故所致?不过,既然大哥想听听自己的想法,说说也无妨。

    “臣弟认为,我们应该先完成父皇和母后的丧礼,让他们早日入土为安。我大明南都还在,南方还有几十万大明将士和百万子民。大哥身为大明太子,只要有机会前往南京,就能保住我大明的半壁江山。”

    明朝和以往的朝代不同,采用了双都制,即北京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南京是明朝初年的首都,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存了六部,和都察院等一整套中央机构。

    不过南京朝堂,除了南京兵部有一些实际权力之外,多为虚衔,除了品级和北京一样之外,什么事情都没有,官员们整天无所事事。

    朱慈烺静静的听着定王的话,心想看来定王和之前的自己一样天真,认为只要逃到了南京就能安然无恙,从表面来看,的确如此。

    刚刚在手机了一些相关史料之后,朱慈烺心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他了解到南京的朝堂同样充满了复杂和腐朽,官僚们互相争斗,许多大臣的能力平庸不堪。

    原本的历史上,虽然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弘光政权在南京迅速建立,但它的衰败速度却比预期要快得多。

    然而,朱慈烺最恐惧的是着名的“南北太子案”,他结合本尊的记忆,开始怀疑后来出现在南京并自称是太子的少年,可能真的是真正的朱慈烺。

    在和崇祯告别时,崇祯帝曾秘密告诉朱慈烺:“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与定王和永王分别向南逃亡。无论谁落入贼首之手,都要自称是太子朱慈烺,以掩护其余人身份。”

    在朱慈烺的记忆中,他认识驸马都尉王昺的儿子王之明,这是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年纪相仿的少年之一。结合这些记忆来看,“南北太子案”中的北太子可能是定王或永王,而南太子很可能是朱慈烺本人。

    由于当时弘光已经登基,即使南都朝堂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太子的真实身份,他们也不敢承认太子是真正的朱慈烺。

    所以朱慈烺并不打算不惜一切代价逃到南都,至少不能孤苦伶仃的赶往南都,任人宰割,大明皇太子这个身份,在利益面前是一文不值的。

    现在京师虽然暂时平静,朱慈烺知道很快就要鸡飞狗跳了,李自成的拷饷马上就要展开了,在接下来的山海关战役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简介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目录 > 第6章 定王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