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金銮议政
,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刘兄弟为人豪爽,与额情同手足。在我们商议国事时,不必过于拘泥君臣之礼,待额举办登基大典之后,在行礼也不迟!”

    尽管李自成尽力保持镇定,但他内心的愤怒却难以掩饰。刘宗敏的行为让他深感不满,但考虑到刘宗敏在顺军中的崇高威望,此时与他翻脸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李自成决定暂时忍耐,日后寻找合适的机会,通过其他大臣来规劝刘宗敏,让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既然做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威仪,不然怎么能服天下?

    牛金星瞥了一眼坐在高处的李自成,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悦,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刘宗敏则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他瞪了牛金星一眼,然后挺身而出,继续质问道:“那我们的兄弟的封赏又该如何?”

    李自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殿下的一名身着青袍明廷官服的中年人。那人名叫杨王休,北直河闲盐山人,原是崇祯年间的举人,官至山西潼关兵备。在潼关向顺军投降后,他被任命为户政府尚书。

    杨王休向前一步,面色露出难色:“陛下,尽管我顺军接连攻克各地州府,但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府库空虚,钱银极少。这几日,臣等与户部原官员彻夜核查太仓库和大内内库,结果只找到了不足六十万两银子。而目前我们的开支繁多,仅仅是缺额的军饷和之前许诺的赏赐,就需要至少三百万两银子。恐怕……”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听到杨王休的报告后,御座上的李自成也露出了难色。饷银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明廷,也困扰着他的闯营。他之前打出的口号是“闯王来了不纳粮”,因此一时间无法向治下的百姓索取。

    虽然之前劫掠了很多的富户和官员藩王,但在几十万大军的日益消耗之下,收入仍然无法满足支出。这次为了能顺利攻下京城,李自成更是许下了人人重赏的诺言,这使得财政问题更加严重。

    原本以为抄了明廷国库和皇帝的内库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想到大明朝廷竟然那么穷。这让李自成对崇祯帝的处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开始意识到,要想稳定自己的政权,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财政问题。

    李自成听完杨王休的汇报后,眉头深锁。他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了起义而四处抢掠,将烂摊子留给朝廷的义军领袖。现在,他身为一国之君,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包括民生、财政等众多问题。他开始意识到,当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陷入了沉思,收起了之前的不快,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李自成看向牛金星,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和信任。他点了点头,示意牛金星继续说下去。

    “陛下,”牛金星接着说道,“眼下这京城并不缺银子,只是这些银子并不在朝廷和崇祯皇帝手里。”

    “你继续说!”李自成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陛下,”牛金星接着说道,“大明朝廷虽然国库空虚,但京城中却有很多富户和官员勋贵。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土地。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金银珠宝都收缴过来,那么我们的眼下财政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等一切安定,明年的赋税收上来的时候,大顺朝廷就不缺银子了!”

    “你说得对!”李自成听后拍案而起,“这些富户和官员勋贵都是贪官污吏,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却不肯为朝廷出力。我们要将他们的财富收归大顺,以解决我们的银子问题。”

    “陛下!眼下新朝初立,正是收拢人心之时,对前朝官员勋贵采取不义之举,收取他们的财产,恐怕会给天下人做出不好的表率,导致京城人心惶惶。请陛下三思!”

    站在队伍中央的制将军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简介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目录 > 第11章 金銮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