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1章 河南局势
    宫文采和李文盛均被锦衣卫押解在队伍之中,朱慈烺原本计划让这两人前去劝降杨洪升,以期迅速平息此次事件。

    宫文采转向李文盛,说道:“杨洪升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袭击官军?”

    李文盛冷冷地哼了一声,反驳道:“难道都像你一样,背弃信义,独自逃命?我倒觉得杨兄弟真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

    宫文采面色一沉,回应道:“你难道未曾察觉到其中的蹊跷?我们遭遇官兵还不到一个时辰,杨洪升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获知消息,并提前在此设伏!”

    李文盛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

    宫文采道:“不错!他原本的埋伏目标,应该是我们!”

    当杨洪升发现大批明军正从远处赶来时,一切为时已晚,尽管被包围的骑兵装备精良、素质过硬,他们还是将义军的包围圈撕开一道缺口。

    很快,不足两千的义军就被赶来的明军分割包围,几乎全军覆没,九百多人成为俘虏,杨洪升亦被生擒活捉,押解到朱慈烺面前。

    得知眼前这位少年竟是皇太子,杨洪升连忙磕头请罪,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此时,朱慈烺已从宫文采处得知杨洪升曾计划伏击友军,心中不悦。

    虽然宫文采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但他留下了几乎全部人马交由李文盛指挥,朱慈烺对此尚能谅解。

    然而,杨洪升伏击友军的背刺行为,却令朱慈烺难以容忍,于是,他决定趁着前往金乡县,打探杨洪升的口碑之后再做定夺。

    大军抵达金乡县城后,守军发现来者是明军,得知是太子的部队,便迅速打开了城门,县令、通判和士绅们急忙出城迎接。

    此前,明军先遣的骑兵已进驻城中,恰好避开了杨洪升的伏兵,此刻他们已接手了金乡的城防。

    由于金乡县城规模不大,而大顺派往济宁的人手严重不足,因此金乡县城的格局未变,只是换了旗帜,城中居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大顺官员的到来。

    听闻顺军溃败、皇太子已乘船南下的消息后,他们立即重新换上了大明的旗帜。

    今天,忽然有一支骑兵从济宁方向赶来,声称是奉太子之命前来协助城防。

    得知有贼寇即将进攻县城,县令惊慌失措,查验过印信后,便让骑兵入城,并协助迅速接管了城防。

    得知有大批官兵赶来后,县令才放下心来,进行了全城动员,准备按照作战计划,以城池为诱饵,吸引贼寇。

    然而,一直等到下午,城外却毫无动静,贼寇踪影全无,却等来了朱慈烺带领的明军部队和几百名战俘。

    朱慈烺计划在金乡县住一晚,明天视察金乡城防情况,因为金乡在往南便是单县,再往南就已经接近河南归德府了。

    朱慈烺根据史料分析,河南此刻已经四分五裂,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了。

    归德府此刻已经被原知府桑开第和参将丁启光(丁启睿的弟弟)光复,几日前派人上书济宁,称已经逮捕伪顺委任的各地县令,正在押往济宁献俘的途中。

    这和原本历史上的节点差不多,只不过当时桑开第和丁启光是前往南京向弘光帝献俘,现在的河南就算受到蝴蝶效应影响,估计和历史上的出入也不大。

    原本历史上,整个中原地区,大顺已经往在大大小小的州府,设遍了官员,形势已经基本稳固下来,但随着顺军主力西撤。

    河南各方势力开始争夺州府城池,一部分在当地士绅和明廷官员的支持下,重新挂上了大明的旗帜,一部分被一些土寨豪杰所占领,只有豫西还在大顺手中。

    而不久之后,清廷也会趁机收入黄河以北的“怀庆、卫辉、彰德三府,所以中原的局势也非常严峻,朱慈烺此刻没有太多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简介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目录 > 第201章 河南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