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一、黔蜀古道的瘴雨蛮烟

    万历十三年冬月,铅灰色的云层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黔蜀交界的横断山脉上空。连续七日的霏霏冷雨将蜿蜒的川黔古道泡得发胀,青黑色的石板路覆盖着滑腻的苔藓,骡马踏上去便会打出溜滑,铁掌刮擦石面时迸出星点火星。秦葵勒住缰绳,看着前方雾气蒸腾的峡谷,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处被当地人称作"鬼愁涧"的隘口,两侧危崖如削,中间栈道仅容单骑通行,正是兵家必伏之地。

    "爹,你看那棵歪脖子松树上的苔藓。"秦良玉的声音从队伍后方传来,她骑在一匹白鼻骡子上,油布雨披下露出半幅素色劲装。少女伸出戴着鹿皮手套的手指,指向左侧崖壁上一株横生的马尾松,"苔藓朝西的一面颜色深绿,说明近三日西风加急,这鬼愁涧里怕是要起瘴雾。"

    秦葵心中一凛。这丫头自从在苗寨习得辨识草木虫兽的本事,对山林气候的判断竟比多年走镖的老江湖还准。他翻身下马,拔出腰间环首刀插进石缝,撬下一块苔藓凑到鼻尖——果然带着一股腐朽草木混着硫磺的浊气,正是深山瘴疠将起的征兆。

    "全体注意!"秦葵扬声喝道,"民屏带民夫将粮车首尾相连,用绊马索固定车轮;邦屏、邦翰各带五名家丁,持弩箭上两侧崖壁警戒!"

    三十名民夫闻言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多是忠州附近的猎户,虽无战阵经验,却都懂得山野求生之道。秦良玉翻身下骡,解下背上的白蜡木枪——这杆枪在石柱司已换上精铁枪头,枪缨用染血的白鹇尾羽制成,此刻被雨丝打湿,沉甸甸地垂在枪尖。

    "爹,让我带十人探路吧。"少女的声音透过雨幕传来,发间的白玉簪在灰暗中闪了一下。

    秦葵刚要开口,忽听前方密林深处传来"咔嚓"一声枯枝断裂响。他猛地按住刀柄,却见秦良玉已如灵猫般窜到栈道拐角,白杆枪在雨中划出半道银虹,枪尖挑起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竟是张三尺见方的兽皮套索,套索末端系着根涂满树胶的麻绳,正缓缓往崖壁缩回。

    "有埋伏!"秦良玉拧身旋枪,白杆枪如毒蛇出洞,枪尖精准挑断麻绳。就在此时,两侧崖壁上突然腾起数十道黑影,他们身着斑斓兽皮,头插鸡尾羽,手中钩镰枪上的铜铃在雨中发出细碎的声响。

    二、白杆破阵血初溅

    "黑煞帮!"秦葵瞳孔骤缩。这伙盘踞川黔边境的悍匪以残忍著称,传说其首领黑煞曾生食猛虎心肝,麾下喽啰皆擅使带钩的短枪,能在悬崖间如猿猴般飞跃。

    话音未落,前排民夫已发出惨叫。三名山匪从左侧崖壁荡着藤索扑下,钩镰枪勾住为首粮车的辕木,用力一扯便将整辆粮车掀翻。黄豆混着泥水在栈道上滚动,民夫们惊呼着抱头鼠窜,却被另一伙从右侧密林冲出的山匪截住。

    "民屏!用滚木!"秦良玉扬声下令,同时将白杆枪插入石缝固定,纵身跃上翻倒的粮车。她从车上抓起一袋炒黄豆,奋力掷向左侧崖壁——豆粒在湿滑的石板上滚动,顿时让数名山匪脚下打滑。

    "小贱人找死!"一声暴喝从雨幕中传来,手持开山大斧的黑煞从密林中冲出。他身高近九尺,头戴熊首面具,斧刃上还挂着半片人肉,显然刚饱餐过。

    秦良玉深吸一口气,握紧白杆枪。这是她首次面对真正的亡命之徒,手臂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她想起父亲教的"静心诀",目光锁定黑煞持斧的右手——那只手虎口处有老茧,说明惯用右手劈砍。

    "铛!"黑煞的开山大斧劈在粮车挡板上,木屑飞溅中,秦良玉已从车后转出,白杆枪直刺其下盘。黑煞见状狂笑,挥斧下砸,却见少女突然旋身,枪尖划出半道圆弧,竟是苗寨老猎手传的"山藤缠树"诀。

    "好个小娘们!"黑煞惊怒交加,他闯荡江湖二十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巾帼英雄秦良玉简介 >巾帼英雄秦良玉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