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事;一个是太常寺,主管宗庙祭祀;一个是文教司,主管的是教育;最后一个是鸿胪司,对标的是鸿胪寺,不过这会儿还没这说法,大汉那边还叫典客,主管的是外交。这些都是以一个主官,两个辅官,下面再搭配相应的班子的模式弄起来的,即便主官不是汉人,辅官里头为尊的那个,都要是汉人,像是前面几个,其主官都是汉人,虽说有的是赶鸭子上架,但是比起让朝鲜人管着,还是让汉人管着更放心一些。
朝鲜这些贵族权力也没真的缩水,毕竟卫满也没给他们多少好处,虽说有些不甘心,但是刘昌用另外一个方式补偿了他们,他们直接被赐予了爵位,彻侯是不可能的,但是,最高也能混个关内侯,更多的其实还是封君,算是将这些贵族的地位给砸瓷实了,给了食邑和封地,确定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不过爵位这东西,刘昌还真是不太在乎,这辽东大地,大有可为之处,这点利益,不过就是蝇头小利罢了,等到他的发展计划真的实施起来,这些旧贵族如果跟不上他的脚步,只有被抛得越来越远的下场。
等到
自从齐国那些诸侯王被陈平周勃他们忽悠了一番,出钱出人出力,最后就借口刘肥算不得婚生子,他们就被踢出了皇位继承的序列。这帮人能乐意才怪,毕竟,高祖皇帝的血脉后裔里头,如今也就剩下三支,一个是刘恒,一个是刘长,还有一个便是刘肥的子孙。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或者说是私生子,他年纪最大,刘邦对这个儿子也爱护得很,直接给封了齐地为王,虽说后来为了自保,献了城阳郡给鲁元公主做汤沐邑,但是齐国的地盘还是很大的。
刘肥死后,吕后就将齐国拆分了,算是最初的一次推恩令,齐王一系的诸侯王还算是团结,如今丢了皇位,一个个回来之后就各种怨声载道,各种摆烂,各种胡作非为。
原本齐地这边大商人大地主就很多,这些人有了钱,就是兼并土地,如今齐王一系的诸侯也跟着下场,还有他们那些姻亲心腹什么的,大家既然一起来兼并,苦逼的就是底层的百姓了。
虽说刘恒上台之后,就宣布土地税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德政,历朝历代,土地税就没这么低的。但是,话根本不能这么说,这年头的税种很多的,土地税也就是田租,这只是其中一项,但是,还有口赋和算赋,这是人头税,这就很重了,一旦交不上,就只能卖身。
徭役也是个坑,一个是兵役,成年男子至少要去军队待两年,这两年期间,是顾不上家里的,也没什么军饷可言;一个是力役,这也是地方上的胥吏豪强盘剥小民的手段,这年头的徭役是自带口粮的,也就是说,要服徭役,不仅要放弃家里的活计,还得自带干粮去给朝廷做苦力。有钱有权的可以让别人去服役,而普通小民只能自己上,而且分到的都是比较苦的差事,说不定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家里没了壮劳力,没法耕种,养不活妇孺,还能怎么办呢?
总之,想要拿捏下面的小民,法子多得是,齐国如今已经出现了大量破产的农民,他们没了土地,交不上税赋,无非就是主动被动卖身的区别而已。
老实一点的,只能一家子给别人做佃户,做家奴,不老实的,很多就是给人做赘婿,还有就是做游侠。游侠听起来好听,其实多半就是地方上的地痞混混。
刘昌派出去的人首先就是找上了这些游侠,他们人脉广,心思也活泛,在乡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虽说一个个都算得上是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刘昌又不是让他们去移民,就算真的去了,谁收拾谁还不好说呢!
这些游侠口口声声是兄弟义气,实际上他们做事也是要看利益的,要是家有恒产,除了那些热血上头的,有几个乐意一直干这种刀口舔血的活计!因此,刘昌派出去的人给了青壮一个人头一百钱的介绍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