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试镜风云,针锋相对时
。很好,这孩子的心性,比她想象中还要坚韧。
下午三点整,试镜准时开始。
张敬之导演亲自坐镇,旁边还坐着编剧和两位副导演。张导年近五十,穿着朴素的夹克衫,头发有些花白,表情严肃,不怒自威。
洛承宇作为前辈,被安排第一个试镜。他选择试演的是一场“陈默”在课堂上,面对着一群渴求知识却又因贫困而眼神黯淡的孩子们,内心充满无力与挣扎的戏。
洛承宇的表演,技巧纯熟,情感饱满,将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痛苦与坚持,演绎得相当到位。他的每一个停顿,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精准地卡在点上,无愧于他影帝的称号。
他表演结束后,现场响起一阵礼貌的掌声。张敬之导演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表示,说了句:“谢谢,请回去等通知。”
洛承宇依旧保持着风度,微笑着道谢后离开。他的经纪人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秦岚和楚曜一眼。
接下来,轮到楚曜了。
楚曜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场地中央。他没有选择与洛承宇相同的片段,而是选了另一场戏——那是“陈默”在深夜,独自一人面对着大山,内心激烈挣扎,最终决定留下的场景。这场戏没有对手演员,几乎全是内心戏,难度更大。
当楚曜再次抬起头时,他整个人的气质已经完全变了。不再是那个清隽略带羞涩的新人,也不是那个清冷孤傲的谢无衣。他仿佛瞬间被风霜染上了颜色,眼神中充满了疲惫、迷茫,却又在深处,蕴藏着一股泥土般的、沉默而倔强的力量。
他望着空无一人的前方,仿佛那里就是他日夜面对的、沉默而巨大的群山。他时而眉头紧锁,眼中闪过对外面繁华世界的向往与诱惑;时而又望向另一侧,那里仿佛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求的目光,让他的眼神变得柔软而充满责任感。
他没有歇斯底里地呐喊,也没有痛哭流涕。他只是沉默着,用最细微的表情——紧抿的嘴角、颤抖的指尖、偶尔因内心挣扎而抽搐的眼角——将陈默内心的天人交战,那种想要逃离却又无法割舍的巨大痛苦,以及最终选择留下时,那种带着牺牲意味的悲壮与决心,一层层地剥开,呈现在众人面前。
整个过程,他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却仿佛诉说了千言万语。
当他表演结束,缓缓低下头,重新恢复成楚曜时,试镜间里,陷入了一种比刚才洛承宇表演结束后更长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
张敬之导演一直紧锁的眉头,不知何时已经舒展开来。他没有像刚才那样立刻让楚曜离开,而是沉默地看了他许久,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
就在楚曜的心几乎要提到嗓子眼时,张敬之导演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而低沉:
“你,”他指着楚曜,“对‘陈默’这个人物,最后选择留下,是怎么理解的?”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也问得极深。
楚曜愣了一下,随即抬起头,迎上张敬之导演审视的目光。他想起了这两天和秦岚反复探讨过的,关于陈默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
他定了定神,认真地回答道:“导演,我觉得,陈默最后的留下,不是因为理想战胜了现实,也不是因为单纯的牺牲和伟大。而是因为,他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在那群孩子们的眼睛里,重新找到了……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是一种,被需要,被依恋,无法割舍的根。所以,他不是选择留下,而是……不得不留下,也心甘情愿留下。”
他的回答,没有拔高,没有粉饰,直指人物内心最深处的真实。
张敬之导演听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再次沉默了片刻,然后对楚曜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
“行了,我知道了。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