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生土豆(上半章。)
这样看来,红薯和土豆的产量仍旧很高。但稍稍有点农业常识的人就该知道,红薯和土豆这类作物因为是无性繁殖,非常容易积累病毒,导致产量退化,甚至直接绝收,种植时需要经过脱毒处理。而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功劳。
但战国时代,还没有“救荒作物”,甚至平时吃的主粮、蔬菜都极其匮乏。如果遇到了灾荒绝收,农人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只能挖杂草、啃树皮、吃泥土。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朱襄嘴角抽搐。这些香料拿出来价值千金吧?在系统看来,不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垫卡池的垃圾?
只是一个好感度系统,就让朱襄想了如此多的事,生出了如此多的烦恼和感慨。让他连抽奖都有些意兴阑珊,没有焚香沐浴洗手更衣,直接抽了。
爱尔兰饥荒就是因为土豆退化和病害造成。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在1914年至1918年的统计数据中,红薯、土豆、玉米种植面积只有百分之九,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规模种植过红薯和土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朱襄的好感度名单中有许多他不认识的人的名字。正如系统提示的那样,或许是自己擅长种田的名声传到了这些人的耳朵里,他们就对自己有了起步一颗心的好感。
朱襄想起了自己随着蔺相如在赵国各地赈济灾荒时,看到的那一幕幕的惨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正如古籍记载的,灾时大规模种植,灾后变成零散种植,这就是老百姓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蔺贽的才华或许不一定比蔡泽差多少。但他居然不给自己贡献奖励,说明他在历史中没留下多少涟漪。
半晌,他伸出手,一个土豆出现在他的手中。
红薯、土豆、玉米当然也有功劳。更多的主粮作物丰富了农民的选择。农民能在灾荒年间补种更多种类的作物,还能利用贫瘠的土地。套种增收技术也能将低产作物换成这三种高产作物。
现代红薯玉米土豆动不动高产几千斤,那是经历了现代技术的良种培育和化肥、农药的功劳。
朱襄一只手捂着眼睛,一只手握着土豆,一点一点将生土豆全部吃了进去。
就算救不了所有人,救下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命!
以老百姓们自己的勤劳自己的聪慧,只要告诉他们土豆种植的好处和坏处,他们自己就能摸索出最大化利用土豆活命的技巧,规避土豆的风险。
这些人中,有的名字一看就不是贵族。他们在史书中可能都籍籍无名,但这些人都被系统评价为会影响历史进程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为朱襄提供三颗心好感奖励的只有秦庄襄王、蔡泽、蔺相如、钜子和一个叫许明的他不认识的人。
最后只剩下秦庄襄王的三颗心好感度没抽,朱襄破罐子破摔地一点,一道黄色像素方块冒充的金光闪过,最后组成了两个字,土豆。
蔡泽的卡池稀有度明明更高,朱襄居然又抽出了芝麻,他想这一定是蔡泽运气比较差的错;
如果那时候有土豆,我能救下多少人?
像素抖动,朱襄把一颗心的好感度的奖励抽完,多了八角孜然茴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