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那本安静地躺在污迹斑斑桌面上的星空笔记本,它与环境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奇异的、致命的诱惑力。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到那深蓝色、带着磨砂质感的封面。很旧,却意外地厚实,承载着未知的重量。他猛地一把将它抓了过来,紧紧攥在手心里,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也可能是唯一一根救命的浮木!
封面下缘,一行用银色荧光笔写的小字,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猝不及防地撞入他的眼帘。笔迹飞扬洒脱,透着一种近乎狂妄的自信:
>真理的碎片,藏在错误的废墟之下。——林晚
网吧浑浊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陈默攥着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像攥着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又像捧着一座知识的圣杯。林晚那句比你(1)班背的那些‘套路大全’管用像魔咒一样在他脑子里盘旋。
他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和迫不及待的焦灼,猛地翻开了封面!
第5章
想象中工整的公式抄录没有。
成片的错题剪贴也没有。
映入眼帘的,是一种陈默从未见过的、近乎狂野的思维风暴图景!
纸张是普通的横线本,却密密麻麻铺满了另一种风景。黑色的水笔线条恣意延伸,时而纤细如蛛网,时而粗重如刀刻,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一个巨大的核心概念被醒目的圆圈圈在中央,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点!无数分支像爆炸的星云般,带着惊人的能量辐射开来!每一个分支上都挂着精准提炼的关键词、核心公式、清晰的推导箭头,还有更多更小的分支,层层叠叠,不断细化、延伸,形成一张庞大而精密的思维网络!
更让陈默心惊肉跳、灵魂震颤的是旁边那些细小的、密密麻麻的批注。没有牢记、易错、必考这类平庸的提醒。全是尖锐到近乎刻薄的灵魂拷问和洞见——
为什么这里用配方法才是最优解换元法的陷阱究竟埋在哪一步
定理A和推论B的适用边界是否足够清晰如何在三秒内快速判断是否适用
此陷阱设计极其精妙!利用惯性思维盲区,标记为‘经典坑’,中招者死!
这根本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这是一场思维的战争沙盘!一张探索知识迷宫的地图!它清晰,犀利,直指要害,剥去所有冗余的修饰和套路,赤裸裸地暴露知识的核心逻辑和致命陷阱!那些曾经让他在(1)班感到云里雾里、仿佛隔着毛玻璃的知识壁垒,在这里被拆解得支离破碎,筋骨毕现!
陈默如饥似渴地翻动着这本天书。从解析几何里让人头秃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到电磁学里复杂无比的复合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再到有机化学里繁琐得像蜘蛛网的合成路线推断……每一个曾经让他头痛欲裂、夜不能寐的难点,在那些狂放不羁、天马行空却又精准致命的思维导图和犀利毒辣的批注下,都显露出清晰无比的骨骼和脉络!一种醍醐灌顶的清明感,混杂着巨大的震撼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迟疑、所有的自怨自艾、所有可笑的重点班优越感!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旁边重新投入奥赛战场、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的林晚,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和渴望:这个…‘经典坑’具体指什么还有这里,你说适用边界模糊,怎么快速判断
林晚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住了。她侧过头,目光在陈默急切得发光的脸和他手中摊开的笔记本上扫过,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情绪,像是惊讶于他投入的速度和狂热,又像是一种尘埃落定的了然。她没说话,只是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精准地点了点笔记本上某个复杂导图的角落。
陈默顺着她莹白的指尖看去——那里用醒目的红笔画了一个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