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枯禾与黑气
    一、稻田里的墨色裂痕

    秋分后的第七日,山风本该卷着稻穗的甜香掠过静虚门的竹篱。但此刻,静冥大师临窗而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道早已结痂的疤痕——那道三十年未愈的旧伤,正像活物般微微发烫。

    “师父,山下的雾气不对劲。”少年阿野抱着一捆刚晒好的艾草闯进门,额角沾着细碎的草屑,“往常这个时侯,雾是白的,今天怎么……有点发黑?”

    大师没有回头。他的目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竹海,落向三十里开外的平原。那里本该是金黄的稻浪,此刻却像被人泼了一瓢浓墨,在晨曦中泛着诡异的暗灰。他深吸一口气,鼻腔里涌入的不再是清新的草木气,而是一缕若有似无的朽味——像枯木浸泡在积水中发酵,又混杂着金属生锈的腥气。

    “不是雾。”大师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久未出山的沙哑,“是地脉的气,乱了。”

    阿野不懂“地脉”,更不懂“气”如何能乱。他只知道师父指尖的疤痕又红了,就像小时侯第一次见师父从山下回来,袖口渗着黑血,说“有东西啃断了大地的脉搏”。此刻,大师走向供奉着祖师牌位的内堂,从香案下取出一个陈旧的木盒。盒子打开时,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溢出,里面躺着三枚色泽温润的玉片,每片上都刻着缠绕的纹路,像极了田间交错的根系。

    “带上水囊和火石,”大师将玉片贴身藏好,“跟我下山。”

    二、科学无法解释的衰减

    与此通时,平原边缘的“青禾农业实验室”里,林薇正对着光谱分析仪的屏幕揉眉心。屏幕上,一组代表叶绿素含量的曲线陡峭地下滑,像滑雪者冲出悬崖——本该在成熟期达到峰值的760nm波长反射率,此刻正以每小时12%的速度衰减。

    “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三天前的检测数据。三天前,这片编号A-17的试验田还一切正常,土壤墒情、光照指数、病虫害监测全部达标。她猛地起身,抓起实验服外套冲出实验室,身后的助理小吴抱着文件夹追上来:“林姐,市农业局的人说……又有三个村子报了作物枯萎,症状跟A-17一模一样!”

    风扑在脸上,带着泥土的潮气。林薇踩着田埂跑向A-17区,远远就看见那片本该金黄的稻田,如今像被抽走了灵魂的稻草人,秸秆蔫软地耷拉着,叶片边缘卷着焦黑。她蹲下身,拔起一株稻穗,根系上没有常见的根瘤菌,反而附着一层细密的黑色绒毛,像霉菌,却又硬得像金属丝。

    “小吴,拿扫描笔!”她掏出手机,打开专业摄像模式,镜头对准根部的黑丝。屏幕上,那些黑丝竟在微微蠕动,仿佛有生命般缠绕着根系,而根系本身的细胞图谱显示,液泡正在急速萎缩,细胞壁出现不规则的破裂——就像被某种力量从内部“吸”干了。

    “这不是病害,也不是虫害……”林薇的声音发颤,“像是能量场的异常衰减,但衰减源在哪里?”

    她站起身,望向远处雾气氤氲的山峦,眉头紧锁。作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她不信鬼神,只信数据。但眼前的现象,超出了她所学的所有理论框架。

    三、气合手的震颤

    当静冥大师带着阿野穿过最后一片竹林时,正午的阳光正艰难地穿透头顶的灰蒙。阿野第一次近距离看见那片枯萎的稻田,忍不住惊呼:“师父,你看那些稻子!像是被火烧过,但又没灰烬……”

    大师没有说话,他一步步走进田垄,布鞋踩在板结的泥土上,发出“咔嚓”的脆响。这里的土地失去了应有的湿润,裂口像老人手背的青筋,而裂口深处,隐隐有黑气盘旋。他停下脚步,在一株看似最“健康”的稻穗前弯腰,右手缓缓伸出,掌心朝下,距离稻叶三寸。

    “气合……”他低声念诵,指尖的皮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静冥大师简介 >静冥大师目录 > 第1章 枯禾与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