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进山的约定:双线汇流
一、实验室的蓝光与古卷的残纹
凌晨三点的基因研究所,冷光灯把林薇的影子钉在实验台上。培养皿里的稻苗根系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黑,光谱仪屏幕上,代表叶绿素活性的760nm波段曲线正断崖式下跌,像一条被掐断的生命线。她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卫星地图,农田枯萎区在城市边缘形成一块不规则的黑斑,恰好与静冥大师描述的“地脉气合断裂带”重合。
“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把一份土壤样本塞进质谱仪。三天前,那个穿灰布长衫的老人——静冥大师——在田垄间伸出手掌,青芒从指缝渗入稻根,却在触及黑气的瞬间爆成细碎的光点。那画面违背了她认知里所有的物理学定律,可仪器记录下的能量脉冲峰值,又确实在大师运功时出现了异常波动。
“林博士,您该休息了。”助理小吴抱着一摞报告推门进来,“新一批样本的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所有枯萎作物的端粒酶活性都异常降低,就像……被抽走了某种‘生命能量’。”
“生命能量?”林薇猛地抬头,想起大师说的“气之营养”。她烦躁地揉乱头发,目光扫过墙角堆放的古籍——那是她从图书馆借来的《山海经》注本,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昆仑之虚,气合万物生”的残句,旁边贴着大师给的“地脉气合图谱”碎片,纸上用朱砂勾勒的脉络,竟与卫星地图上的山脉走向隐隐重合。
就在这时,研究所的玻璃幕墙外闪过一道黑影。林薇警觉地按下桌底的警报器,却见那影子落在窗台,竟是大师的弟子阿野。少年隔着玻璃举起一块黑色结晶,正是之前在农田发现的蚀气会痕迹,结晶表面此刻正渗出丝丝黑气,将阿野的指尖染成青紫色。
二、青芒与电流的对峙
“让他进来。”林薇关掉警报,阿野推门时带起一股山风,混合着松针与泥土的气息,与实验室的消毒水味格格不入。他手掌摊开,黑色结晶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表面的黑气如通活物般蠕动。
“这东西在发烫。”阿野皱眉,“师父说,它在吸食附近的‘气合之线’,再不去阻止,下一个枯萎的就是这片山林。”
林薇戴上手套拿起结晶,冰凉的触感透过乳胶手套传来,与阿野说的“发烫”截然相反。她将结晶放入光谱分析仪,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乱码,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这东西正在干扰电子设备。“它的能量场很特殊,既不是电磁辐射,也不是已知的量子态。”她调出之前记录的大师运功数据,“你们说的‘气合’,如果对应能量场的共振频率……”
“师父让我带话。”阿野打断她,从怀里掏出半卷泛黄的兽皮,“古祭坛的入口在雾灵山深处,那里藏着完整的‘气合图谱’,但蚀气会的人也在找。他说,你手里的科学数据,或许能看懂图谱里的‘现代密码’。”
兽皮展开的瞬间,林薇瞳孔骤缩。上面用某种矿物质绘制的图案,除了脉络状的“气合线”,竟还有类似齿轮和星轨的符号,其中一个标记着“日晷”的图案,与她上周在实验室模拟的“植物能量潮汐模型”惊人相似。
“我不信这些玄乎的东西。”林薇猛地合上兽皮,“但我相信数据。如果古祭坛真的存在能量异常,我的设备能测出来。”她走到实验柜前,开始打包微型光谱仪、量子磁力计和基因采样箱,“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们的‘气合理论’最后被证明是大气放电现象,我会写论文推翻它。”
阿野咧嘴一笑,露出少年人的锐气:“那得先活着从山里回来。蚀气会的‘掘地虫’机器人,能用超声波震碎气脉,比这结晶狠多了。”
三、雾灵山脚下的晨光
清晨五点,越野车碾过最后一道山脊,雾灵山在晨曦中露出黛青色的轮廓。静冥大师早已等在山脚下的破庙前,他面前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