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异常的电子
林夏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不对劲,是在她的双缝干涉实验课上。
作为物理系大三学生,双缝实验对她来说早已是课本上枯燥的公式和图片。当激光穿过两道狭缝,在后方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时,教授总会用那套老生常谈的解释:看,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缝,自己与自己发生了干涉。
但今天,屏幕上的条纹在她戴上眼镜的瞬间,消失了。
林夏摘下眼镜,条纹立刻重新浮现,清晰得如同教科书插图;她再戴上眼镜,条纹又变成了杂乱无章的光点,仿佛电子突然失去了波动性,老老实实地只通过了一条缝。
林夏,你在干什么教授皱着眉,不要用眼镜遮挡探测器。
教授,林夏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戴眼镜和不戴眼镜,看到的条纹不一样。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教授脸上露出又是这种奇怪想法的表情:光学眼镜不会影响电子的量子行为,这是基本常识。
林夏没有争辩。她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就像说月亮在你不看它时会消失一样。但她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是上周在学校后街的旧物店买的,镜框上刻着一串模糊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
下课后,她飞奔回宿舍,找出那副眼镜。镜片看起来普通,对着灯光转动时,却能看到极细微的纹路,像某种精密的光栅。她再次打开电脑里的双缝实验模拟程序,戴上眼镜——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果然变成了粒子分布图案。
不可能……林夏喃喃自语。量子力学的基础,难道能被一副旧眼镜颠覆
她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科普书:在量子世界,观测会影响结果。难道这副眼镜……改变了观测的方式
深夜,林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实验室的备用器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双缝装置。当她戴上眼镜启动激光时,屏幕上果然只有两条平行的亮纹,没有任何干涉迹象。她摘下眼镜,干涉条纹立刻出现。
她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不是错觉。电子的行为,真的因为她是否戴眼镜而改变了。
就好像……有人在看着她做实验。
不,更准确地说,好像观测者的状态,因为这副眼镜而改变了。
林夏猛地摘下眼镜,扔到桌上。镜片在台灯下闪烁着诡异的光,那些模糊的符号仿佛活了过来,在镜框上缓缓蠕动。
她突然想起旧物店老板把眼镜递给她时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商人的精明,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怜悯。
小姑娘,这玩意儿……最好别戴太久。老板当时这么说。
现在她明白了。这副眼镜,可能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被看的。
或者说,是用来改变被看的状态的。
第二章:图书馆的裂缝
林夏开始疯狂查阅资料,试图找到那副眼镜和异常电子行为的解释。她泡在图书馆古籍部,手指拂过泛黄的书页,寻找任何与观测、量子、高维相关的记载。
在一本16世纪的炼金术手稿里,她发现了一幅奇怪的插图:一个戴着类似眼镜的人,站在一个由无数线条和光点组成的漩涡前,旁边用拉丁文写着:Visor
non
solum
videt,
sed
et
videtur.(观测者不仅在看,也在被看。)
在手稿的另一页,画着一个类似于双缝实验的装置,只不过缝的上方悬浮着一只巨大的眼睛,瞳孔是复杂的几何图案。旁边的注释让她毛骨悚然:Omnia
experimenta
sunt
spe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