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且不说自己看的大部分都是网文,更何况就算自己能记清剧情,这个年代也流行不起来啊。
时代都是有局限性的。
所以长篇就不做考虑了,只剩下中短篇。
但是路遥挠了挠头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自己看过什么中短篇。
“要不然把将来受欢迎的一些电影倒过来改编成?”
路遥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首先电影电视剧是有滞后性的,意思就是当下流行的电影电视剧的剧情往往比市场上的要慢个十年左右。
举个例子,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是2019年开播的,但是同名的首发却是在2007年。
由此可见,在90年代去抄…呸,借鉴新世纪初的电影电视剧来改编是行得通的。
明确了自己搞钱的方向之后,路遥就心里有数了。
“这个年代的稿酬是多少来着?”
路遥挠了挠头,想了半天也只想起来1992年增加了版税收入,在此之前好像只有基本稿酬+印数稿酬两种方式。
“老路好像也写过文章来着吧?他那儿有没有稿酬支付的制度规定?”
想到这儿,路遥跑去了老路的书房,开始翻箱倒柜。
大约半小时后。
“终于找到了。”
路遥看着手里的《书籍稿酬实行规定》吐了口气,随后便认真看了起来。
通篇很长,浓缩下来就是原创稿酬是每千字6-20元,印数稿酬上浮到了每万册支付基本稿酬的97%。
“有点低啊。”路遥摩挲着下巴说道。
按照这个规定来来看,如果路遥写了一本10万字的,按照千字10元来算,基本稿酬也就1000元。
就算这本在市场上卖爆了,按照100万册来算,其印数稿酬也就9万7,算上基本稿酬才不到10万。
这得写到猴年马月才能赚到拍电影的钱。
“不行就等到92年以后实行版税制度以后再发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1992年国家版权局发出《关于颁发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标准样式的通知》,里面就规定了版税制度。
按照6%的新人版税来算,如果路遥写了一本10万字的,每本定价20元,这本在市场上卖爆了,按100万算,路遥就能赚到120万,一次性就能把拍电影的钱赚够。
看着纸上写着的明确规划,路遥嘿嘿地笑了起来。
“娱乐圈,我tm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