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章


    路遥前世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对于拍电影那是一窍不通。

    所以在路遥学习时很认真,经常在老謀子拍摄时蹲在他导演椅后边拿本子写写画画。

    老謀子看路遥这股子认真劲儿,同时路遥也算有天分,所以起了爱才之心,经常一边拍电影一边给路遥解释为什么这么拍。

    老张也挺有趣,他也不管路遥听得懂听不懂,上来就是什么画面色彩的构建、电影镜头的布局等等专业词汇。

    每当路遥因为听不懂而发懵的时候,老张就会拍拍路遥的头一脸得意地说:“小子,你还有的学呢。”

    就这样,路遥成了老謀子剧组的“钉子户”。

    所以之后几年不论是老謀子当导演拍摄的《代号美洲豹》、《菊豆》还是当演员拍摄的《古今大战秦俑情》。

    只要是有老謀子在的地方,身后肯定跟着一个拿着本子写写画画的跟屁虫。

    这几年下来,路遥和老謀子之间虽然不以师徒相称,但是师徒之谊是留下了的。

    思绪渐渐回到现实,路遥将手里的杯子放在茶几上,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5年就过去了。”

    “是时候开始连载了。”

    至于为什么明明已经规划好在1992年出版,怎么现在变成了1990年?

    其实道理很简单。

    现在是90年代,信息的传播方式还属于纸媒的天下。

    人们彼此之间写封信,距离远的甚至得等个十天半月的。

    所以想要在足够的时间内靠着写赚到拍电影的钱就得提前开始准备。

    等到五月份路遥跟着老謀子参加完戛纳电影节之后就开始投稿。

    至于投稿过不过的问题,压根就不需要担心。

    别忘了路遥老妈可是西影厂录音录像出版社的副主编。

    虽然张母的这个副主编是西影厂的,看似跟主流的《人民文学》、《十月》等等文学杂志出版社不相关。

    但毕竟也算业内人士,通过张母将投递出去,能让连载的成功率和后续谈单本发行时有所帮助。

    而且路遥也对自己写的三本有信心。

    他准备先发表《少年的奇幻漂流》,然后发表《千寻》,最后发表《鬼吹灯》第一部。

    相比于《千寻》,《少漂》这本虽然也有对于现实的批判以及一些文艺色彩,但《千寻》更甚。

    至于《鬼吹灯》,则是因为涉及到的民间习俗以及传说故事比较多,也符合写完《千寻》之后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逻辑。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张母认识陈慌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文娱:我能增加成功率简介 >文娱:我能增加成功率目录 >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