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章 河北离乱
,清晰地说道:

    “道长说是天兵降临?可古语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就在那里,亘古不变,它岂会因区区帝王之事、人间兴衰,而轻易显灵,降下神兵?

    真正影响我们喜恶、决定我们命运的,终究是人,是人心,是人所行之事。”

    说完陆长生顿了顿,向前逼近半步,无形的威压让张角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所以,张道长,”陆长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不要总盯着天看。天太高,太远,太虚。要看人,看眼前的人,看这天下苍生。”

    陆长生此时的目光锐利如刀,牢牢锁住张角:“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如同惊雷炸响在张角耳边!

    “我这个人,怎么样?”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不再是天命所归的象征,而是一个…“人”的评价?

    张角骤然手足无措!仿佛一叶孤舟被抛入了惊涛骇浪之中。

    修道七十载,他观天象、卜吉凶、论天命、谈气运,甚至在私下里,对着弟子的时候,妄图代天行道!

    他习惯了用玄之又玄的天道来解释一切,评判一切。

    可如今,这位刚刚展示了“神迹”的年轻帝王,却要他放下天道,来评价一个“人”?

    这问题太直接,太赤裸,也太…可怕了!

    让他评价陆长生?说他雄才大略?说他深藏不露?说他心机深沉?

    还是说心里话,说他…不体恤民情?

    张角只觉得喉咙发紧,额角冷汗涔涔而下。

    他下意识地转开视线,仿佛要寻求一丝喘息的空间。

    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下方沙场——那五十名玄甲骑兵依旧如同最忠诚的磐石,沉默地拱卫着陆长生。

    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冰冷铁血之气,与看台上这近乎“世俗”的拷问形成了诡异的反差。

    这沉默的钢铁洪流,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威慑,也是对这个问题的无声注解。

    巨大的压力下,张角脑中一片混乱,多年修持的道心此刻方寸大乱。

    他张了张嘴,几次都没能发出声音,仿佛真的失语了一般。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息都无比漫长。

    按理来说,趁此机会,顺着陆长生的话,将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最稳妥的。

    但张角的脑海中,此时却闪过多年来,他从幼年开始行走于河北之地,看到的一个个景象……

    终于,在陆长生那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注视下,张角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转过身。

    面对着陆长生,声音干涩而缓慢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陛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韬光养晦,隐忍至此,非常人所能及。如今…如今更是有神兵助阵,如虎添翼…”

    张角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将目光微微抬起。

    迎向陆长生深邃的眼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与劝谏之意。

    “…然,陛下神武天纵,或可…稍加体恤家乡生民之苦?

    老道的家乡,河北之地,自老道年幼时,便已是连年水旱蝗瘟交替,十室九空,饿殍载道。

    到了先帝之时,更是因为连年征战,而使的河北百姓,易子而食…

    其状之惨,老道…老道每每思之,痛彻心扉,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为何同处一国,河北之地,从赋税,到兵役再到缴纳粮食之数目,皆比其余道,省高出数倍。

    彼处百姓,亦是陛下子民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每日爆兵:我从满朝奸臣中崛起简介 >每日爆兵:我从满朝奸臣中崛起目录 > 第9章 河北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