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三六九等
离去。
他明白,此城已不可守,遂引兵由东门突围,朝辽队方向撤退。
险渎东南地势平坦,毫无屏障,难以久持。
玄菟郡既已失守,唯有保住辽队及后续辽东、乐浪两地。
待张辽率军入城,公孙度早已不见踪影。
“速传淳于琼,令其将储粮地迁移至无虑。”
入城后,张辽首道指令便是给负责粮草的淳于琼。
“此番攻占险渎,儁乂当居首功。”
张辽随即转向张合说道:“诸位将士之功,我都会记录在案,待战事结束后,定为尔等向主公请赏。”
“险渎既下,现分两路出击。”
张辽环视诸将,沉声下令。
“奉先,你亲率一路大军,拨三万兵马,取玄菟郡,以防扶余及。”
张辽目光落在吕布身上。
“诺。”
吕布领命点头。
“其余诸将随我攻辽隧。”
张辽高声发令。
次日,吕布即率三万兵马东进,直指辽阳城。
若得辽阳,则可挥师横扫整个玄菟郡,尽皆平原沃野。
张辽则率七万铁骑北渡辽河,抵达辽隧对岸。
辽隧隔河相望。
欲破辽隧,必先渡河。
此处乃大辽河与小辽河交汇处,水流湍急。
张辽早遣斥候沿河搜寻适宜渡点。
可惜探马沿河寻觅良久,始终未得佳处。
唯独辽隧尚可渡河,却有辽隧城拦阻。
“诸位有何高见?”
张辽升帐议事,询文丑、麴义与张合。
首当其提张合。
近来张辽观察发现,唯有张合稍具统兵智略。
文丑仅适冲锋陷阵,若无长进,终难成帅才。
麴义虽善小队作战,然无大局驾驭之能,仅能奉命行事。
唯有张合堪资栽培,假以时日,未必不成良将。
“主帅,若强渡此河,公孙度必于半途伏击,届时我军伤亡恐难以估算。”
张合眉间紧锁。
近来,不仅是张辽在思索如何攻下辽隧城,张合同样在为此费心。
这片东北部的平原,与后世大相径庭。
未被过度开发,沼泽密布,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因此,欲入辽东郡腹地,必须先过辽隧城。
此外,粮草运输亦是关键。
孤军深入若无补给,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赵浮前来见我。”
张辽沉声吩咐。
“主帅!”
不久,赵浮快步而来。
“赵浮,如今天气渐寒,冬装是否已备齐?”
张辽问道,说话间隐约可见呼出的气息化作白雾。
“回主帅,冬装已于昨日抵达无虑城,正朝此处运送。”
赵浮迅速答道。
身为军需粮草官的赵浮深知自己职责所在。
“除冬装外,告知伙房,停三日一肉餐制,改每日三顿肉汤,助将士御寒。”
张辽继续交代。
一位出色的主帅不仅需善战,还需通晓行军诸多细节,例如士兵的饮食安排。
刘煜治军讲究分明,作战时一日一肉汤、三日一肉食,以增强体力;日常训练则为三日一肉汤、七日一肉食。
毕竟当下肉类资源有限,养猪业尚处起步阶段,一切需循序渐进。
加之军中人数庞大,消耗巨大,还需兼顾百姓生活,肉食始终紧缺。
即便到了未来二十一世纪,仍有许多贫苦家庭难得一尝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