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2章 唯我独尊
群体。

    其终极目标是将民众改造为仅具备基本生存能力的原始人,忘记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彻底成为听命于他们的奴隶。

    不得不承认,这一政策效果显着。

    乾隆末年,全县百姓的识字率降至骇人听闻的地步,甚至不及奴隶时代的西周。

    乾隆年间,想找人续写县志已成奢望,能用毛笔写信的都成了抢手资源。

    道光年间,两村发生械斗,上千人参与。

    县衙抓了领头者并登记村民信息,却发现五千多人中竟无一人能书写自己的名字。

    这表明道光年间百姓的识字率低至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县内许多贫苦百姓从军。

    战后,地方政权的力量减弱,而归乡的将士利用积蓄兴办家学与私塾。

    尽管县衙无力阻止这些教育机构的发展,但直至民国,识字率也仅达8,足见清廷对文化的压制之深。

    历经六七十年,民间识字率才有所提升,可见清朝对汉文化的破坏程度之重,犹如野猪闯入农田,若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三成……”

    刘煜听后对田丰说:“再给你三年时间,务必把识字率提升至五成。”

    “三年后,朕将开科取士。”

    关于科举制度,刘煜虽早有筹备却迟迟未推行,原因在于文化水平最高的仍是世家子弟。

    科举不过为他们提供了另一条上升通道,正如唐代,隋朝已设科举,唐承其制,但科举中的高材生多出自世家。

    直至黄巢之乱及五代十国的冲击,世家传承被打破,宋代科举才迎来辉煌时刻。

    宋朝重文轻武,虽文化经济繁荣,军事却显乏力。

    “臣领命。”

    田丰点头应允。

    “未来两年,朕无意征战,将施行休养生息之策。”

    刘煜转向戏志才,沉声说道。

    新占的东北平原亟待开发,眼下最缺的是人口与兵器铠甲。

    经草原之战,刘煜深知铠甲的重要性,士兵性命同样珍贵。

    若此时南下,虽能攻下南方,但代价惨重,死伤难以估量。

    天下反对其政策的世家多已迁往南方,刘煜耐心等待两年,待每名士兵皆装备铠甲后再行动,必能一举奠定胜局。

    工部改良的骑兵铠甲——明光铠,正由少府军器监加紧制造,步兵铠甲亦同步推进。

    “臣明白。”

    戏志才随即分派任务,田丰依旧负责稷下学宫事务,移民事宜则交予沮授,借助火车便利,此任务更易完成。

    内阁迅速运转,朝中诸事有序开展。

    刘煜召集军机处众臣:

    “奉孝,帝国现有兵力几何?”

    “回陛下,帝国现拥百万大军,其中骑兵四十万,城防军五万,另有十万人、卫所兵二十五万及海军二十万。”

    郭嘉答道。

    “卫所兵竟达如此规模?”

    刘煜听后,颇感意外。

    郭嘉禀报:“如今帝国五州,幽、并、冀、益、秦共五百一十二城,平均每座城池的卫所兵力不足五百人。”

    看似卫所规模不小,但若分散至全国,便显得稀薄。

    每一卫所既要守城,又要兼顾辖区内的铁路维护,任务颇为繁重。

    城防军原为御林军与另一支御林军合并而成,现由淳于琼统帅。

    虽他无特别出众之才,但胜任此职绰绰有余。

    刘煜手下的主力为骑兵,尤其以北方河套地区的优良战马最为着名。

    目前四十万骑兵中,三十万已部署于草原防线,以防鲜卑再次崛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简介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目录 > 第312章 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