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乡野趣事,气氛轻松融洽。不知不觉,日头西斜。
天色不早,颜姑娘该回了。書硯温言提醒。
是该回去了。颜诗有些不舍,但还是告了辞。临走时,她想了想,又从荷包里拿出一个绣着草药图案的香囊,这是我亲手配的安神香囊,可助公子夜间安眠。塞给書硯,像是怕他拒绝,她立刻转身快步离开,只留下一阵淡淡的草药香风。
書硯握着还带着体温的小香囊,望着少女匆匆远去的窈窕背影,墨玉般的眸中掠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笑意。
颜诗脚步轻快地回到家中,脸上还带着未散的红晕。一进门,却见父亲颜老郎中眉头紧锁,正和兄长颜清低声商议着什么。看到颜诗回来,两人立刻停止了谈话,脸上换上笑容。
阿诗回来啦采到紫血兰了吗颜清笑着问。
嗯,采到了。颜诗点头,心思还在方才的偶遇上,对了,爹爹,大哥,刚才我在山上,遇到一位……
她的话还没说完,颜老郎中便打断道:回来就好。阿诗啊,最近……外面可能不太太平,没什么紧要事就少出门,多在药庐帮帮你大哥。
颜诗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语气中的沉重和一丝难掩的忧虑,心头那点旖旎瞬间被冲淡了:爹爹,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大事,生意上的一些小麻烦,爹和你大哥自会处理。颜老郎中勉强笑道,眼中却闪过深重的疲惫,你快去把药材整理一下。
看着父亲不愿多言的样子,颜诗将到嘴边关于書硯的话咽了下去,乖巧地应了声是,心里的不安却像涟漪般悄悄扩散开。那幅画和那只香囊,被她珍重地锁在了闺房的妆奁深处,也锁住了一段初见的朦胧情愫与心头悄然浮现的阴云。
2
杏林深·墨韵
接下的几日,書硯真的以游方画师的身份在桃溪村附近暂住下来。他租了一间临水的雅致小院,每日或在溪边写生,或入村中,不知不觉便总在颜家药庐附近徘徊。
颜家药庐生意繁忙,颜诗常在柜台前帮衬。書硯便假借观摩草药、描绘药植为由,常常在店中逗留。他画笔下的药材形态精准,风骨斐然,颜清见了都赞不绝口,连颜老郎中也对他彬彬有礼的态度和深厚的绘画功底颇有好感。
颜诗则乐得有这样的机会。她会细心地为書硯介绍各种药草的性状和炮制方法,書硯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提出一些有趣的见解。有时两人就某味药性相左,也会争辩几句,但气氛轻松,倒像是斗嘴的乐趣更多。
書硯公子你看,一日午后,店中清闲,颜诗捧着一株晒干的石斛,指着其卷曲的形状,书上说石斛‘精金屈曲’,其性阴中带阳,最适合滋养肺胃阴津呢。
書硯拿着笔,并未在本草图册上描绘,反而在另一张纸上,依着石斛的形态,寥寥几笔,竟勾勒出一位翩翩起舞的仕女侧影,虽无面目,却神韵灵动,其姿态与石斛的柔韧曲劲暗合。他含笑道:药如人,自有风骨。世人只见其药性,颜姑娘却能看到其神韵。这石斛经你一言,倒更像一位深藏内秀的佳人。
颜诗看着那画,又羞又喜,只觉一股甜意泛上心尖,脸颊红扑扑的,比药匣里的枸杞还要鲜艳几分。她低头看着那仕女图的衣袂线条,心跳如鼓,轻声反驳:公子…就会取笑人。
有时,書硯也会在颜诗闲暇时约她一同上山。他总能寻到一些景色幽深或奇花异草生长的地方。颜诗采药,他则支起画架,画景,也画她。有时是她在溪边俯身汲水的背影,有时是她在阳光下辨识草药时专注的侧脸。書硯的画技高超,画中人影或许只是寥寥数笔的轮廓,却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她的神情姿态,让颜诗既害羞又忍不住一遍遍细看。她将那些画都精心收藏起来。
这些画,仿佛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秘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