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葬礼
    对于我妹妹小遥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在d村见证冬去春来。时维三月,春寒尚且压制住生机,在远离城市的d村尤其如此,但远远看去,仍可见不少青绿萌发。

    自我和小遥回到这片故土,恼人的春雨便一刻不停。农村刚熬过冬天解冻的土路,不多时便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拖拽住行人的脚步,让本就不多的访客,比预想中更少了大半。夜里,春雷响彻云层深处,像巨大的心脏在腐烂的xiong腔里跳动。黑暗中小遥的啜泣声时断时续,与窗外的雷雨声交织,将时光拉长,分外难熬。在特殊的日子里遭遇这些,难免让人对上天心存愤慨,不过这也没用,毕竟世界不为死者运转——也从不考虑生者。

    尽管父亲告诉我没这个必要,我对奶奶也没有很深厚的情感,但是出于某种对社会仪式的责任感,作为长孙,我还是坚持要为她守灵。雨声淅沥,灵堂昏黄的灯火中,我隔着棺木,静静端详这位带我走过幼年时期的老妇人。枯黄的头发失去光泽,紧贴在凹陷的颧骨旁。经年的病痛将她消磨,只留下瘦骨嶙峋的躯体。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血色生气,却又寻不到丝毫痛苦,充满安详,仿佛一生所有的重负与念想,都在此刻卸下。

    这便是生命的终点,所有人的终点,父母、我……还有小遥,都要步此后尘。

    我在长夜里回顾起与奶奶生活过的日子,脑中只有几个模糊的影子晃动,连不成画面,甚至拼凑不出一个足够鲜明、值得铭记的瞬间。

    她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度过了怎样的童年?又经历了怎样的过往才变成这副模样?

    未竟的遗憾?弥留之际,脑中浮现的是何种景象?她漫长的人生,是否达成了夙愿?

    我全都无从知晓,除了这份认知带来的空洞感,我也没有其他感觉——不能说一点悲伤没有,但那点感情仅为小遥的泪水而生。说实话,这让我相当困扰,不禁怀疑起自己是否过于冷血。为了避免与悲伤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整个葬礼,我保持着一种无言的气场,包揽了许多工作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接收亲友们那些“懂事”、“有担当”的评价。这些话像小石子砸在冰面上,留下一点白痕,然后沉下去。

    葬礼并没有大操大办,加之雨阻人稀,奶奶社会意义上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终结了。到了下葬的时刻,妹妹忍不住放声恸哭,我只能将她冰冷颤抖的身体紧紧搂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沉默地提供着唯一的依靠。她好小,小到我轻轻弯腰就能完全裹住。让我意外的是,妈妈像是被这哭声刺穿了某种屏障,也默默哭了起来。唯有父亲保持镇定,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填土、立碑——但我知道,过去几天,我们早晨洗脸的时候,他总要拿毛巾在脸上敷上许久。

    归家的路依旧泥泞。母亲牵着小遥的手走在前面,步履沉重,与我们渐渐拉开了一段距离。就在这时,身边沉默的父亲罕见地主动开口。

    “业铭,我不在的日子里,你真的长大了。”

    我侧过头看向父亲,心中带有疑惑,但还是面无表情。雨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青黑的眼窝下,已经分不清流过的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放任自己被痛苦压垮,一边还能照顾妹妹,儿子,你已经是个出色的男人了。”父亲目视远方,毫不吝啬的给予夸赞,表达自己的欣慰——但有没有可能,我只是冷漠,对此毫无感觉?这种话无法对父亲吐露,因此我只是讪讪地应和着他。

    当一切结束,我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父亲由于往日惯性,仍然天天加班到深夜;妈妈重新接手了过去一年由我承担的家务,让我专心学习;妹妹和我由于父母回归,平日里多了些微妙的距离,但大体还是延续着往日的相处模式。大家吃饭,睡觉,工作,学习,聊天。死亡,那个理所当然的结局,被默契地遗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恋谣简介 >恋谣目录 > 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