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手艺好,我只是帮忙推广而已。
不,是你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父亲认真地说,如果不是你,我现在可能还在工地上干活。
一年后,我们的木雕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文化企业。
我们不仅做木雕,还开始录制教学视频,传播传统手工艺文化。
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我们,甚至有外国人专门来学习。
父亲成了小有名气的匠人,经常受邀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峰儿,你说我这算不算也成功了父亲笑着问我。
爸,您一直都很成功。我认真地说,真正的成功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帮助别人,传承文化。
父亲点点头:你说得对。
那段时间,我也开始尝试学习木雕。
父亲手把手地教我,从最基本的握刀姿势开始。
做木雕最重要的是心静。父亲说,心浮气躁的人,刻不出好作品。
我认真地学着,虽然手法笨拙,但父亲很耐心。
不错不错,你很有天赋。父亲夸奖道。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终于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
虽然还很粗糙,但父亲很高兴。
等你技术再好一点,我们就可以合作了。父亲说,我做复杂的,你做简单的。
我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就在这时,命运又给了我一个惊喜。
那天,我正在工作室里雕刻,进来了一个客人。
是个年轻女孩,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
请问这里是韩大师的工作室吗她礼貌地问。
是的,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是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叫李雨桐。她自我介绍道,我们想邀请韩大师参加一个传统手工艺展览。
我叫来了父亲,他们详细地交流了展览的事情。
父亲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欣然答应了。
在准备展览的过程中,李雨桐经常来工作室,和我们讨论展品的选择和布置。
她对传统文化很有研究,和父亲聊得很投机。
韩大师的技艺真的很精湛。她由衷地赞叹,现在这样的匠人越来越少了。
父亲很高兴:哪里哪里,还是要继续学习。
韩大师太谦虚了。李雨桐说,您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还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儿子。
她看了看我:韩峰的推广能力很强,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手工艺。
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谦虚,你做得很好。李雨桐认真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继承传统文化,像你这样的很少见。
我们聊得很愉快,我发现李雨桐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
她不仅有文化,而且很朴实,没有柳如烟那种势利的感觉。
展览很成功,父亲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
甚至有几个收藏家主动联系我们,想要定制作品。
韩大师,祝贺您!展览结束后,李雨桐向父亲祝贺。
谢谢,这次多亏了你们的帮助。父亲很感激。
应该的,这是我们的工作。李雨桐说,不过我们还有个想法,想和您长期合作。
原来,文化馆想要开设一个传统手工艺培训班,希望父亲能够担任老师。
父亲有些犹豫:我没有教过书,怕教不好。
韩大师,您的技艺这么好,而且人也很有耐心,一定能教好的。李雨桐鼓励道。
最终,父亲答应了。
从那以后,父亲每周都会去文化馆上课,教授木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