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她考上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时,
母亲拿着通知书,眉头微蹙,似乎并不十分高兴的照片。
有她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小公司,
穿着职业装,意气风发地走出公司大门,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老房子,眼神复杂。
而她的父母,则站在楼上的窗口,默默地看着她。
再往后,是她的订婚照。
她和当时的男友,后来的丈夫,在一家高级餐厅里,笑容灿烂。
父母坐在旁边,表情有些拘谨,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倪伟贞记得,那次订婚宴,
父母和她的朋友们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气氛尴尬而冰冷。
后来没多久,她就离婚了。
她当时觉得是那个男人不够成熟,
现在想来,或许家庭氛围的影响,
早已让她在处理亲密关系上困难重重。
相册的最后几页是空白的。
最后一张照片,是她离开家去香港读研究生那天,
母亲送她到楼下,没有拥抱,没有言语,
只是把一个沉甸甸的信封塞到她手里,
里面是她大学四年的生活费。
母亲的眼神复杂,有期许,有担忧,
还有一丝倪伟贞读不懂的……落寞。
而父亲,则站在母亲身后,背着手,
望着远处,仿佛一个无关的旁观者。
合上相册,倪伟贞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些尘封的照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
让她看到了一个与她认知中截然不同的父母,
尤其是她的母亲刘淑芬。
印象中那个只会抱怨、斤斤计较、对她漠不关心的母亲,
似乎也曾有过少女怀春的羞涩,有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有过作为母亲的温柔和期盼。
是什么改变了她
仅仅是生活的磨难和压力吗
倪伟贞的目光再次落到箱子里。
除了相册,下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她伸手拿出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
打开,里面包着一枚小小的、已经有些氧化的银戒指。
这戒指她认得,是她小时候戴过的,
后来丢了,她还哭闹了好几天。
原来母亲一直收着。
还有一个小小的铁皮文具盒,
上面印着红色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打开盒子,里面是她小学时用过的铅笔头,
几张得了高分的奖状,
还有一张被揉皱又仔细展平的纸条,
上面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我爱你。
倪伟贞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这是她幼儿园时写的,她早已不记得。
原来母亲一直珍藏着。
她忽然明白了,母亲并非不爱她,只是她的爱,
像她的人一样,被生活磨砺得棱角分明,
甚至有些扭曲,
以至于倪伟贞从小就只感受到了压力和束缚,
而忽略了那份笨拙而深沉的爱。
箱子的最底层,放着几封信。
信封已经泛黄,上面的邮戳显示是十几年前。
倪伟贞拿起其中一封,是母亲的笔迹,
写给父亲的,但似乎并没有寄出去。
信的内容大致是抱怨生活的艰辛,
抱怨倪伟贞的不懂事,
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和疲惫。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