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2章 春兰被辞
    1990年的春节过后,国增国长兄弟二人,辞了在盐场的工作,在村里搞起了养殖。他们先是连凑带借,筹了些钱,在村西头的胡同里,买了一处老房子。对房屋进行了,简单的兔舍改造后,兄弟二人便吃住在兔舍里,精心呵护着这些,来之不易的长毛兔。

    春兰在村办小学里,每天依旧按时按点的,去上课教书。但从始至终,她都是个临时工。跟那些上级,派遣下来的老师,自然是比不了。国家也对教育系统,以及学校的老师,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改革。上级又派下来了一名新教师,名叫林淑英,是师范中专学校毕业的。

    教师的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林淑英被派下来了,春兰的岗位,就有了人顶替,反而没了她的位置。学校的校长找春兰谈话,意思是,你始终也不是正式的老师,现在有人接替了,你得离开学校。

    没了学校的工作,春兰自然不乐意,对着校长道:“我都在学校里,教了将近二十年的书,怎么能想辞了我,就辞了我呢?”

    校长道:“这没办法,上面这么要求的。别说是你,就是那些镇上,县里,教了三四十年的老教师,因为没有编制,最后说辞也给辞了。”

    一番争论之下,春兰没办法,只得接受了事实,谁让自己从始至终,都是个代课老师呢?

    没了教书的工作,春兰只好自我安慰,心里想着,不教书就不教书了,自己也刚好能腾出手来,照顾两个搞养殖的儿子。国增国长,每天在兔舍里吃住睡,她这个当妈的,哪能放心的下?春兰想好了,如今两个儿子,还都没成家,他们一心都扑在赚钱上,身边,可是没人照顾,那自己,就先照顾两个儿子。

    当妈的,哪个不惦记自己的儿子?没了工作,她就能好好照顾这俩儿了。

    以后,自己每天,就在家里做饭,把一日三餐做好,给国增和国长送过去。除了做饭外,自己也能时不时的,帮着两个儿子打扫兔舍,给兔子接生,或者是去地里,给兔子打野菜。

    反正,国增都二十二了,国长也二十岁了。再过个一两年,自己也得赶紧张罗着,给俩儿子说媳妇,等他们都娶了媳妇,自己才算是完成了任务,儿子有了媳妇,便不用妈妈再给做饭了。

    国长一早去了县里,要买些给兔子吃的饲料。临走前,国增还交代过,让国长要去趟农林局,再去趟动物防疫站。如今县里,正积极的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扶持农村养殖。自打星火计划,全面铺开后,针对于养殖业要用到的书,药,技术,防疫等等,局里和防疫站,都有现成的东西。有些东西,甚至是免费或者低价给养殖户。

    国长骑上自行车,一溜烟的没了影。剩下国增留在兔舍里,开始打扫卫生,收拾兔舍,给兔子剪毛。中午的时候,春兰早早的送来了饭,见妈妈比平日里来的早,国增好奇的问:“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早?”

    “被学校辞了,以后,就不去教书了。”春兰将饭菜放到一旁,把自己被学校辞退的事,都跟国增说了。

    得知妈妈被学校辞退,国增火冒三丈,心里气不过,他还哪有吃饭的心思,扔下手里的扫帚,便想去找校长,甚至,找他那个当村支书的大爷,刘文珍理论理论。

    春兰连忙将儿子拦下来,对着国增道:“你找人家干嘛?咱就是个临时工,找谁也白搭。”

    “当初,可是村上,求着你去教书的,现在,怎么不认账了,说辞就给辞了。”国增愤愤然。

    “人家不是来了,正式的老师了吗?”春兰看开了,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你就得听国家的话。国家说怎么着,你就得怎么着,咱不能跟上面拧着来。要不然,没好果子吃:“人家是专门的师范老师,文化比我高,认的字比我多,我哪里能跟人家比。”

    “这么多年,你就白教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村三代人简介 >农村三代人目录 > 第172章 春兰被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