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单元3:晚饭只有草 续
纸上的字,忽然抬头看向孙少爷:“你爹抢了我家的鱼摊,还打断了我爹的手…他沉河的时候,是不是喊着‘疼’?”
雪越下越大,引魂灯的火苗在风里跳了跳,映得浮尸手腕的铁丝钩泛着冷光。孙少爷盯着虎娃腕间的旧疤——跟浮尸手腕的,一模一样,突然想起管家说过的话:“当年那鱼贩子有个儿子,被扔在乱葬岗…怕是早冻死了。”
“厚葬?”张小帅跳下断墙,靴子碾过孙少爷掉的碎银,“先把鱼贩子的铺面还了,再给乱葬岗的孤魂野鬼修间义舍——要是敢耍滑头……”他指了指引魂灯,灯纸上的“招财猫”被雪水冲得只剩个爪子,“这灯每到子时就会亮,照着河神找你讨命债。”
寅时的梆子响过,孙府的马车驶远了,车辙印里嵌着没捡完的碎银。阿七蹲在护城河边,用废灯笼的竹篾给虎娃编了个小筐,装着捡来的碎银——足足有五两,够给乱葬岗的孩子们买半个月的馒头。老王吧嗒着旱烟袋,烟锅火星子落在引魂灯的灯纸上,“赢”字被烧成个洞,漏出背后的夜色,像只睁开的鬼眼。
“头儿,这灯……”大牛摸着袖口结痂的脓疮,看张小帅把虎娃抱上断墙,孩子手里的当票在风雪里飘着,像只想要飞回家的蝴蝶。
“留着。”张小帅望着渐隐的孙府灯笼,护城河水在雪下流动,发出细碎的响,“赌坊的废灯笼,本就是拿活人贪心糊的——如今沾了死人的冤,倒成了照活人脏事的灯。”指尖划过引魂灯的铁丝钩,冰凉的触感渗进掌心,像当年摸着鱼贩子断手时的温度,“往后每回‘演’丧事,就把这灯挂在最前头——让那些怕鬼的活人看看,他们心里的鬼,比乱葬岗的孤魂,可凶多了。”
晨雾漫进芦苇丛时,阿七用虎娃他娘的旧头巾擦净了引魂灯,灯纸上的“赢”字只剩个残角,却在雾里映出个“冤”字。张小帅坐在断墙上,看大牛背着虎娃往义庄走,孩子手里的小筐晃啊晃,碎银撞出清响,混着护城河水声,像给这桩沉了三年的旧事,敲了通迟到的丧钟。
废灯笼的竹篾在风雪里发出“咯吱”响,像具重新长了骨头的鬼。张小帅摸着灯骨上的铁丝钩,想起孙少爷临走时发抖的眼神——原来这世上最锋利的“勾魂爪”,从来不是铁丝弯的,是活人欠下的人命债,结在骨血里,变成永远摘不掉的疤,跟着每盏引魂灯的光,照出藏在阴处的自己,那副比鬼还狰狞的模样。
冥账
张小帅忽然想起县太爷小舅子账本里的“冥器采购款”——那页账目上的墨迹比旁的重三分,银钱数目尾端还沾着片可疑的胭脂印,像被指甲掐出来的血痕。他指尖敲了敲地形图上用朱砂圈红的“义庄”,破纸上的墨线被蹭得发毛,倒像义庄墙头爬满的野蔷薇,每片叶子都沾着阴司的露。
“啥叫‘合规’?”阿七抠着破袖口的补丁,棉絮从指缝钻出来,沾着他今早偷包子时蹭的油星,“是说咱帮县太爷小舅子把冥器钱从‘阴账’搬到‘阳账’?比如…给纸人画官服补子,让它们‘走’正规超度流程?”
老王吧嗒着旱烟袋,铜锅磕在门框上震落片陈年漆皮,露出底下暗刻的“寿”字——这破衙门的门框,原是从义庄旧棺材拆的。他盯着张小帅怀里露出的半本账本,纸页边缘还留着被火燎过的焦痕:“县太爷小舅子上个月往义庄塞了二十具无主尸,仵作说个个指甲缝里嵌着金粉——怕是从给富户做超度的‘往生衣’上刮下来的。”
“合规,就是让死人的钱过明路。”张小帅翻开顺来的《卫所仪制录》,书页间夹着张揉皱的冥币,印着的“户部官印”倒跟县太爷书房的朱泥一个色,“义庄每收一具尸,咱就按‘官办丧仪’走流程:开‘冥器采购单’、签‘超度合契’,银钱过手时抽三成‘官费’——但这三成…得给乱葬岗的虎娃们买米。”
子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