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5章 承上启下
侧身避开,残角腰牌却被震落在地——十八枚银珠同时亮起,獬豸纹残角在月光下拼成完整的独角,竟在照壁上投出巨大的獬豸影,独角直指李典史。少年不知何时跟了过来,手里端着熬好的解药,药汤泼在银珠上,竟发出“噗噗”的响声——那是麻沸散混着艾草汁,破了“忘痛散”的邪。

    “獬豸非刑具,是明镜。”张小帅捡起腰牌,残角处已被热气灼出个小凹,却像枚勋章,“你瞧这残角,当年断的是错刑,如今却成了破阵的钥匙——真正的官威,不在钉上,在心里。”

    李典史突然踉跄跪地,银珠从手中滚落,荼蘼花瓣一片片凋落,露出底下刻着的“悔”字——那是当年钉作匠偷偷刻下的,每个锁魂钉里,都藏着匠人的良心。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残角留香

    嘉靖四十年秋,应天府的梧桐叶开始飘落。

    张小帅蹲在衙门口的石狮子旁,看老王啃着新蒸的菜馒头——这次例银里多了笔“补装费”,按察使大人说,他们破了提刑司旧案,腰牌残角该换个新的。可他摸着腰间的旧牌,残角处还留着锁魂钉灼出的凹痕,倒像獬豸衔着朵荼蘼,虽不完整,却透着股子劫后余生的暖。

    “头儿,换个新牌吧。”大牛擦着鬼头刀,刀把上系着少年送的艾草绳,“那残角留着,怪硌人的。”

    “不换。”他笑了笑,看少年背着药篓从街角走过——眼窝的伤已结痂,新长的眉毛下,是双透着灵气的眼,“这残角啊,留着挺好。它时刻提醒咱,獬豸纹断过角,就像人犯过错,重要的不是补全,是记住为啥断的。”

    老王把菜馒头掰成三块,缺牙的嘴漏着风:“要说这事儿啊,最该谢的是那少年他爹——当年在锁魂钉上刻‘悔’字,才算救了咱。”

    张小帅望着应天府的街巷,凉茶铺的老板正往井台边摆新打的粗布——蓝底白花,像片落满棉花的天。他忽然想起少年临走前塞给他的药包:“治中暑的,里面有麻沸散的解药……还有我爹说的,獬豸断角,断的是‘刑过’,不断‘民心’。”

    后堂传来李典史的叫声:“张小旗!城东米铺遭了贼,你带弟兄们去瞧瞧!”

    “知道了!”他站起身,飞鱼服的补丁在秋风里晃了晃,腰间的残角腰牌磕在石狮子爪上,发出清越的“叮”声——不是铜铁的冷响,倒像块老玉碰着瓷碗,带着人间的烟火气。老王揣着半块馒头跟上来,缺牙的嘴咧开笑:“头儿,咱这腰牌残角,往后怕是要成应天府的‘护身符’了?”

    “护身符不敢说。”他摸着残角上的荼蘼凹痕,看阳光穿过梧桐叶,在牌面上洒下斑驳的影,“但咱得记住,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獬豸,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重要的是,断角之后,还能守住心里的‘正’,不让它跟着残角一起碎了。”

    秋风卷着落叶吹来,吹过他的补丁飞鱼服,吹过缺角的獬豸腰牌,吹过应天府的千家万户。而他知道,这枚带着残角的腰牌,终将成为最特别的“提刑符”:它不靠官威摄人,只凭凡心护民,就像他们仨踩着落叶、啃着馒头、破尽奇案的脚步声——不华丽,不威风,却实实在在,踏在人间的土地上,把每个带着血痂的夜,都走成带着菜香的、暖融融的昼。

    当:茅厕腐尸

    嘉靖四十一年春,应天府的杨花在青石板上滚成雪团。张小帅蹲在城西药铺后巷,看墙角的野蔷薇攀着木栅栏开了花,粉白的花瓣落在茅厕外的水洼里,沾着层暗黄的污渍——像极了死者唇角凝着的药渍。

    “张旗牌啊,这是城西药铺的陈典簿。”衙役里领头的胖子回头,看见飞鱼服上的补丁,堆笑的脸僵了僵,“今早被伙计发现死在茅厕里——您忙,小的们还得送衙门验尸呢。”

    竹床上的尸体蜷成虾米状,靛青长衫的下摆浸着粪水,腰间的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35章 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