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1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
朱笔圈着“承恩堂少东家暴毙”的记录,“暴毙”二字上方,用小字记着“舌尖有铅粉,指甲嵌镜花”——正是镜花粉中毒的征兆。“七年前赵贪廉抄家时,这宅子的地契本该充公,”他的烟袋锅子敲在地契的顺天府大印上,“却落在王典史远亲手里——刘三,你说,这印泥里的朱砂,是不是掺了‘驻颜丹’的药粉?”

    刘三猛地往后缩,后腰撞上案头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滚落,其中一颗卡在“凶宅”二字的墨团里,竟将暗斑撞出个角,显露出底下的“冤”字。“小的不知道!小的只是按典史大人的吩咐……”他忽然瞥见张小帅腰间的残牌,断角獬豸纹在油灯下泛着微光,与地契暗纹的獬豸头恰好对齐,“这地契是王李氏亲手交的,她说宅子‘不干净’,让小的便宜卖……”

    “不干净的不是宅子,是人心。”张小帅翻开地契内页,夹层里掉出半片碎瓷——人面瓷片的眼窝孔对着灯光,在墙上投出个“刘”字阴影,“三年前货郎死时,你替王典史往他茶里下镜花粉,又把他的铃铛塞进地砖缝——这碎瓷,就是你撬砖时崩裂的。”他忽然将碎瓷按在刘三掌心,“知道为什么留着你?因为你鞋底的窑厂细沙,能领着咱们找到最后一箱‘药引’骸骨。”

    刘三的掌心沁出汗,碎瓷的毛边扎进皮肤,却比当年吞过的镜花粉更清醒。他忽然想起王典史的话:“提刑司的人个个长着‘獬豸眼’,能看见死人的路。”此刻张小帅的目光扫过他腕间的刺青,竟让他觉得,那不是提刑司的官,是当年被赵贪廉扔进丹炉的童男童女,借了活人的眼,来讨公道。

    “官爷,小的带你们去窑厂!”他忽然扯下腰间的算盘,算珠上的丹粉簌簌掉落,“城西:压价与暗流(终章)

    夜风裹着雪粒子打在顺天府后衙的窗纸上,王典史的怒骂声透过雕花格扇,惊飞了檐角的夜鹭:“张小帅买了凶宅?荒唐!那宅子连鬼都嫌,他倒好,把提刑房变成了‘鬼门关’!”他的肥手砸在案头,震得算盘珠子“哗啦啦”滚落,恰好接住小吏赔着笑递来的密信,“听说他还在地契上盖了獬豸印——莫不是想让冤魂替他办案?”

    “大人息怒,”小吏搓着冻僵的手,指尖沾着未燃尽的镜花粉,“那宅子凶名在外,百姓避之不及,就算提刑房住进去,也不过是座‘孤坟’——何况……”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王典史耳边,“您忘了地窖里的‘镇尸符’?当年赵同知埋了九道符,就是防着提刑司的人翻旧账。”

    王典史的八字胡抖成筛子,肥指捏着密信边角——信上“张”字的墨痕,竟与他腰间獬豸佩的断角缺口重合。七年前那个雪夜,他看着赵贪廉剜下张正明的佩牌,断角处溅出的血珠,此刻竟在记忆里,与张小帅地契上的獬豸印重叠。“镇尸符?”他忽然冷笑,算盘珠子在掌心转得飞快,“那小子带着老仵作和傻大个,把验骨箱摆在正堂,分明是冲着丹炉和窑厂来的——传我的话,让城西窑厂今晚就烧窑,把‘药引’名册和骸骨全化成灰!”

    “大人,可那窑厂……”小吏望着窗外的风雪,忽然想起坊间传闻:提刑司的验骨刀能“认骨”,哪怕烧成灰,也能从骨灰里数出刀伤。他忽然瞥见王典史腰间的獬豸佩,断角处凝着黑血——那是张正明的血,七年来,每到雪夜就会泛出腥气,“要不咱先探探虚实?听说张小帅花五两银子买宅,这价连地基砖都不够……”

    “五两银子?”王典史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刺骨的冷,“他是拿银子当诱饵,引咱们露马脚——当年张正明查‘齿轮计划’时,就用过这招!”他忽然指了指案头的《顺天府志》,书页间夹着赵贪廉的密卷,“告诉窑厂王管事,用‘镜花粉’混着窑灰烧,就算提刑司的人来了,也只能闻到鬼香,瞧不见人骨!”

    风雪忽然变急,窗纸上的雪粒子被吹成“冤”字,恰好映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1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