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2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
,“七年前赵贪廉的小妾‘暴毙’,就是被人用这滑索‘送’到西厢房房顶,白布蒙头,脚不沾地,可不就成了‘没脸鬼’。”验骨刀尖挑起滑轮竹片,缝隙里嵌着的丹砂颗粒,与后宅水井捞出的银簪断口,竟是同一种。

    老王忽然摇响哭丧棒的铜铃,铃声惊飞滑索上的夜鹭,麻绳剧烈晃动,竟抖落几片碎瓷——人面瓷片的眼窝孔里,凝着磷粉与火漆的混合物,正是当铺朝奉用来“扮鬼”的道具。“大人您瞧,”他指着滑索尽头的西厢房瓦当,“瓦缝里的白布纤维,跟绸缎庄掌柜被扯碎的寿衣,是同个织坊的料子——当年他们用这滑索运尸,再把白布撕成条,挂在树桠上装‘鬼手’。”

    狸花猫忽然跳上滑轮,爪子扒拉着竹片,竟扯下块缠着麻绳的人皮残片——边缘的锯齿状伤口,与货郎骸骨腕间的铃铛勒痕一致。“喵——”它忽然扑向滑索的麻绳结节,那里缠着根靛青丝带,正是母亲陪嫁木箱上的饰物,“当年母亲被锁在后宅,就是看着这滑索上的‘白影’,才把银簪断口刻成‘醒’字。”张小帅忽然指了指丝带上的血渍,“这血,是父亲被拖去丹炉时,蹭在麻绳上的。”

    大牛忽然想起百姓的传言:“凶宅每到子时,就有‘白影’从树上‘飘’进西厢房——敢情儿是这帮孙子,用滑索扮鬼,逼走买房的人!”他忽然举起“鬼面盾”,盾牌边缘的荧光粉,此刻在滑索麻绳上,显出个“骗”字——骗的是人心,是百姓的胆,是让凶宅变成“鬼蜮”的局。

    “可不是么。”张小帅摸出从滑索滑轮里抠出的铜钉,钉头刻着“赵”字,正是赵贪廉府里的匠作标记,“滑索的麻绳浸过‘镜花粉’,随风飘时带起甜腥,百姓闻着就犯迷糊,再看见‘白影’晃荡,可不就当是鬼来了?”他忽然将铜钉按在滑索结节处,“当年赵贪廉用这滑索运‘药引’,王典史接手后,就用来‘驱客’——滑索的每道绳结,都沾着人血。”

    老王忽然将烟袋锅子敲在滑索麻绳上,火星溅进桐油布片,腾起的烟里,竟浮现出赵贪廉小妾的轮廓——光着脚,腕间系着没解开的麻绳,正是被滑索拖行时的模样。“大人,”他忽然指了指滑索通向的西厢房窗台,“窗台下的稻草堆,当年可是藏着‘药引’名册的——他们扮鬼,就是怕人翻稻草,摸到名册。”

    子时的风忽然变急,滑索麻绳被吹得“嗡嗡”响,竟与货郎的竹哨余音共振,在天井里织成张透明的网,网眼里映出当年的场景:轿夫们披着白布,借着滑索“飞”过房顶,脚下的稻草堆里,藏着刚运来的“药引”骸骨,腕间的铃铛,被麻绳勒进皮肉,发出细碎的、像鬼哭一样的响。

    “大牛,”张小帅忽然指向顺天府衙方向,滑索的麻绳延伸线,恰好对着王典史的后宅,“把这滑索拆了,麻绳泡进修魂草水——让它尝尝,当年‘药引’孩子的痛。”验骨刀割开麻绳结节,靛青丝带飘落,却在落地时,被荧光粉映成“冤”字,“再把滑轮竹片摆在公堂,让百姓瞧瞧,他们怕的‘鬼’,不过是活人用麻绳和白布,编出来的、吃人的谎。”

    大牛攥着麻绳点头,绳子上的桐油味混着醒魂草香,在夜色里飘成箭头:“头儿放心!俺把滑索挂在当铺门口,就说‘提刑司拆鬼桥,冤魂归阳道’——当年他们用滑索送鬼,如今咱们用滑索送‘活鬼’上路!”

    老王忽然揭开白无常面具,露出底下刻着“冤”字的獬豸纹木牌:“大人,这滑索的每根麻绳,都该缠在王典史的脖子上——让他尝尝,被自己造的‘鬼’,勒住咽喉的滋味。”他忽然指了指滑索尽头的老槐树,树桠间的“冤”字灯笼,此刻被风吹成“完”字——完是完结,是“齿轮计划”的完结,是所有靠滑索扮鬼的活鬼,终将完结的宿命。

    夜风裹着哨音与滑索的“吱呀”声,吹过凶宅的飞檐,老槐树的断角处,醒魂草花在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2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