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4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
    :地砖下的沉痕

    惊蛰的风裹着杨絮扑进凶宅前厅,张小帅握着撬棍的手在砖面顿住时,指腹蹭到:地窖里的银光

    午后的日头被老宅飞檐切得细碎,地窖门轴“吱呀”转动时,霉味混着铁锈味裹着尘埃涌上来,呛得大牛攥着铁锹的手直抖。张小帅举着羊油灯探身,灯芯在穿堂风里晃了晃,光柱扫过东墙根时,六口半人高的柏木箱在阴影里显出轮廓,箱盖缝隙漏出的银光,像被囚禁的星子,在尘埃里碎成细芒。

    “头儿,这箱子”大牛蹭了蹭鞋底的阳粉——今早他特意在鞋尖抹了萤石粉,此刻粉粒沾着地窖的潮气,在木箱底部映出模糊的齿轮纹,“和黑三爷老巢的藏货箱一个样,箱角的铜包边,刻着的‘墨’字残笔”

    话没说完,张小帅的验骨刀已抵在木箱铜扣上——扣眼处缠着的细链晃了晃,链节间卡着的矿渣,在灯光下泛着淡紫,正是十年前父亲矿灯里的萤石碎。“这是‘齿轮计划’的转运箱,”他撬开箱盖的刹那,银锭的冷光映得灯芯骤亮,“每口箱子对应一个凶宅,银锭底面的凹痕”

    话音未落,大牛突然指着箱底的暗纹——褪了色的朱漆画着獬豸断角,角尖指向“卯”字刻度,正是前朝“獬豸镇财”机关的方位标记。“头儿!”他摸着银锭缝隙里的布丝,青灰色粗麻上绣着的牡丹纹,和钱阎王宠妾的手帕边角一模一样,“当年钱阎王吞了赈灾银,熔了铸私银,用凶宅地窖当‘银库’——这箱子底的‘卯’字,指的是每月初二转运!”

    地窖深处突然传来“滴答”声,是渗水顺着砖缝落在银锭上,惊起的尘埃在光柱里舞成银线。张小帅蹲下身,看见木箱底部刻着极小的字:“庚寅年卯月,黑三记”——笔迹与黑三爷账本上的分赃记录一致,每个“银”字右半部分,都多刻了道钩,像个永远填不满的“贪”。“老仵作说得对,”他摸着木箱边缘的焦痕,“十年前矿洞塌方前,父亲发现的‘阴粉换银’链,终点就在这地窖——每锭银都沾着矿工的血。”

    :银锭的分野

    戌时的凶宅正厅漏着月光,三盏油灯在穿堂风里晃出暖黄的光晕。张小帅握着算盘的手在银锭堆上顿住,算珠“噼里啪啦”滚过梁上,惊落的杨絮沾着灯油,落在“户部”官银的铸纹里,像给“户”字添了笔未干的点。老王蹲在门槛上敲烟袋,锅子里的火星溅在青砖缝里,照亮了银锭堆成的三座小山——左边泛着冷光,中间混着阳粉,右边沾着大牛蹭上的馒头渣。

    “三千两。”算盘尾珠“当啷”归位,张小帅指尖敲了敲最左堆银锭,锭面的“户部”二字在油灯下泛着青灰,“赵贪廉藏了十年的赃银,如今该让它们走该走的路了。”他忽然指着银锭侧面的蜂窝孔,孔里嵌着的麻刀,此刻被灯油浸得发亮,“这堆缴顺天府,让新典史熔了铸官印——贪墨的银,得先过‘公’字关。”

    老王的烟袋锅子磕在青砖上,烟灰落在中间堆银锭上——那是沾着阳粉的千两,粉粒在锭面聚成“案”字。“办案经费?”他望着银锭缝隙里卡着的验骨刀刀鞘碎屑,忽然笑了,“当年你爹查案,兜里揣的是半块硬饼子,如今咱有了这银,该给义庄添副新棺木了——李货郎的尸首,还等着体面下葬呢。”

    “剩下的!”大牛拍着肚皮凑过来,袖口的馒头渣“扑簌簌”落在最右堆银锭上,锭面的“赈灾”残字被渣子盖住,露出底下百姓们偷偷刻的“粥”字,“俺早打听好了,城西铁器铺能打十口新粥锅,锅底铸上獬豸纹——往后灾民喝粥时,看见锅就知道,这银是从‘鬼肚子’里掏出来的!”他忽然指着银锭凹痕里的阳粉,粉粒在他口水反光里,竟聚成个歪扭的“饱”字。

    夜风卷着槐叶扑进正厅,中间堆银锭的阳粉“案”字被吹得散了架,却在青砖上拼成“安”字——宝盖头是油灯的光晕,女字边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54章 单元5:凶宅置业记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