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4章 单元6:智斗东厂与天机初窥
此刻却涌出清冽的泉水,映着飞鱼旗的影子——那曾被毒烟染暗的倒钩,如今正沾着晨露,勾住了属于人间的,最本真的光。

    当第一颗星子跃上宫墙时,凶宅里的蒜苗正顶着夜露生长。张小帅摸着绣春刀鞘上“专治不服”的字迹,忽然听见大牛的锅盖盾在远处敲响——那不是警报,而是收队的讯号。风掠过他的发梢,带着西苑井水的清凉,吹散了最后一丝硫黄味。而他知道,在这丹渊之下,在这人间之上,总有些东西,是毒火永远烧不毁的:比如良知,比如公道,比如,永远指向光明的,飞鱼旗的倒钩。

    《飞鱼影·毒渊决》

    嘉靖四十一年,霜降后的西苑笼着层薄冰,丹炉腾起的青烟混着硫黄味,在琉璃瓦上凝出细白的霜花。张小帅握着半块飞鱼腰牌,指尖蹭过牌面残缺的倒钩——那是昨夜从东厂暗桩尸身上扯下的,尾端三道刻痕,竟与他藏在贴身内袋的密旨火漆印分毫不差。

    “大人,曹公公密室的暗线断了。”小李缩着脖子钻进刑部后堂,袖中掏出的纸页滴着水,“这是从西苑井里捞的……”展开的宣纸上,“留不得”三字被水晕开,墨迹下隐约透出飞鱼形暗纹,尾端三道倒钩像极了某种毒剂配比符号。老王的旱烟杆在石案上磕出火星:“三十年前,督主书房的镇纸就是这纹样——那时他总说,飞鱼倒钩要守三‘正’:心正、手正、眼正。”

    子时三刻,东厂密室的牛油烛忽明忽暗。黑袍人站起身,兜帽滑落半寸,右耳后的飞鱼形胎记在烛光下泛着淡红——尾端三道倒钩,正是西苑丹炉火门上的砖纹刻痕。他指尖划过墙上贴着的张小帅画像,眉峰在“留不得”三字上停驻,墨迹被反复摩挲后渗入皮肤,像道洗不净的血痕:“当年漏了个襁褓中的崽子,如今倒成了心腹大患。”暗格里滑出的檀木匣打开,里头躺着的毒砂瓶上,封条还打着督主当年的“火”字印。

    “师尊,西苑丹炉已按您吩咐换了‘三毒燃剂’。”曹公公的蟒纹补子蹭过青砖,袖中抖出的密报上,“午时三刻”四个字被朱砂圈了又圈,“那小子明日必随皇上去祭炉,到时毒烟一爆……”话未说完,黑袍人突然抬手,枯槁的手指点在密报“祭炉路线”上——途径的老井,正是二十年前督主藏密旨的地方。“他手里的半块腰牌,能开井壁暗格。”黑袍人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意,“让‘影子’守在井边,断了他的退路。”

    卯时的刑部地窖泛着潮气,张小帅盯着石案上的毒砂样本——朱砂打底、砒霜裹芯、鹤顶红晶碎末混在其中,与小李从西苑井里捞出的残页记载分毫不差。大牛的锅盖盾搁在墙角,盾面新添的凹痕是昨夜挡过刺客袖箭的印记:“俺听东厂的小叫花说,今儿个西苑祭炉,要用‘九龙拉鼎’的阵仗——那丹炉底下,怕不是埋着毒火?”

    老王忽然举起验毒银针,针尖在毒砂上方泛起幽蓝:“当年督主书房的暗格里,也有这么个毒砂瓶。”他扯出藏在旱烟袋里的羊皮卷,展开后竟是西苑丹炉的剖面图,火门位置用红笔标着“三倒钩处,火毒入魂”——正是黑袍人耳后胎记的形状。张小帅摸着腰牌残缺的倒钩,忽然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一个身着飞鱼服的男人将他塞进丹鼎暗格,袍角掠过他脸颊时,传来淡淡硫黄味——与今日西苑青烟里的气息一模一样。

    巳时初刻,西苑丹炉前的祭典钟声响彻九重。嘉靖帝身着明黄祭服,指尖捏着的丹丸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正是用“三毒燃剂”炼就的“仙药”。张小帅随侍在侧,鞋底碾过青砖时,听见细微的“咔嚓”声——是预先埋下的辨毒石遇毒砂碎裂。他抬头望向丹炉火门,第三道砖缝里漏出的赤磷火砂,颗粒间混着的鹤顶红晶,比往日多了一倍。

    “启禀陛下,祭炉前需净手沐心。”张小帅忽然躬身,指尖指向偏殿东侧的老井,“西苑寒泉最是清冽,正合‘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锦小旗简介 >大明锦小旗目录 > 第64章 单元6:智斗东厂与天机初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