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8章、乾隆:圣祖第二,谁敢第一?朱厚照:朕比康熙不差!
王朝的事情吗?在我们之前,除了北魏、元朝之外……莫不成,这个清,在我们大明之后,也入主中原了吗?”

    对朱厚照的洋洋得意,内阁首辅李东阳皱眉,然后果断提醒了朱厚照另外一个重要信息。

    “嗯……对啊!李东阳!这第三个外族统治中原的王朝!他这个康熙,还会蒙语!你们看,朕说得对吧!蒙古他们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一不小心,竟然又入主中原了!”

    “朕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些外族,再入驻中原!”

    “出兵!出兵!朕绝对要出兵,趁着现在,一举灭了蒙古小王子他们,不然,等着他们再打回来吗?”

    李东阳不提这个事情还好,一提出来,武德充沛的年轻朱厚照,当即磨刀霍霍,准备再现朱棣荣光。

    众人一听,脸黑不已。

    “陛下,出兵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先听林啸老师的课!”

    李东阳等赶紧转移话题,不想再来一个土木堡之变,谁知道朱厚照是不是英宗这货色啊,大明实在是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反正,朕是绝对要出兵永绝后患的!朕不管这个大清是什么时候入驻中原的!反正朕绝对不允许,他在我大明之后,入主中原!”

    朱厚照盯着天幕,对此发誓。

    自然,朱元璋、朱棣等皇帝听到第三个外族入主中原王朝的消息,也和朱厚照一样的担忧和反应,他们绝对不让大清在大明之后。

    只是可惜,有些事情,注定事与愿违。

    “第二,康熙的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数学方面。他除了不会微积分等大学数学之外,高中生的数学,都难不倒他!他本人精通几何和代数,设计“康熙算法”用于土地丈量,主持编纂《数理精蕴》是中国首部系统数学著作。”

    课堂上,林啸把康熙相关学术上的成就一一列出。

    “第三,康熙还在天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通过实测推翻传统历法误差,主导完成《时宪历》,精度远超明代《大统历》。”

    “第四,医学上推广金鸡纳霜治疗疟疾,建立皇家医学实验室,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疟疾防治考》,他本人更是参与解剖尸体等。”

    “第五,在工程技术,全国测绘等方面,采用经纬度测绘法,误差仅05°,领先欧洲30年,在水利方面,运用几何学原理治理黄河,设计“分流减淤”方案,保障漕运40年畅通……”

    “第六,宗教方面甚至他与莱布尼茨通讯讨论二进制与《易经》等等!甚至将朱熹的理学与牛顿的力学并置研究等等……”

    “总之,康熙经历的是帝王教育的终极形态,是中国帝王唯一的皇帝科学家,也堪称古代君主学术的天花板!”

    “他的见识,更是不低于同时期的欧洲君主!”

    林啸一边讲解,一边展示ppt,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一页ppt根本列不完康熙在学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什么……这康熙那么厉害?”

    “他甚至都与莱布尼茨通信了!”

    “那怎么大清还这么拉跨?”

    “不会吧……”

    只是,知道康熙如此厉害之后,同学们反而更加诧异。在他们的认知里,拥有如此超前学识的康熙,本应带领大清走向辉煌,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这对同学们的认知,又是一阵颠覆。

    “很简单,这些东西正是因为康熙深入了解后,知道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怎样的颠覆,再加上,当时的大清,也依旧是属于世界前列的帝国,并不需要额外多出这些东西,他们就闭关锁国了。”

    “康熙也没有把他从皇家之外,流传出去。”

    对此,林啸毫不掩饰鄙视。

    “什么?这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简介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目录 > 第48章、乾隆:圣祖第二,谁敢第一?朱厚照:朕比康熙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