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很好,要是没朱皇帝就更好了!
深的稻苗,在水里晃悠晃悠自然就浮起来了……”
“相比之下,我那可都是清水。清水的密度小,浮力也小,稻苗自然而然就扎了下去……”
老朱听得极为专注认真,只是听到最后依然发现自己只是听了个寂寞。
“咱不懂……”
“咱就想看看,到了秋收的时候,你的田地能不能多打粮!”
“多打粮呀……”
陈平安闻言不太自信的摇摇头。
“多打粮不好说,但肯定不会比你家少就是了。”
“要知道,我这块田可是养了三年,而且是调配好酸碱度的好田,哈哈哈!”
老朱听到这话更迷糊了,当即结束这个话题。
“走,咱们去坡上看看,看看你家的麦田咋样了!”
“好呀!”
两人并肩登上坡地,远远望过去,只见陈平安家的麦田上浮现一层绿色。相比之下,老朱家田地上却还灰蒙蒙一片。
“凭啥你家麦子也比我家长得好!”
“黄大叔,我家的麦种是用药水泡过的,不仅防虫防害,还能更早发芽,啦啦啦!”
“这……”
“你真会种地?”
这是萦绕在老朱心里好几天的问题了,从他的角度看,陈平安种地就跟玩似的。不仅犁地、撒种的时候让学生代劳,就连洒水、培土之类的活计也不管不顾,全由一群毛孩子自由发挥。
然而,就是他这样玩闹性质种的地,不仅比自己精心呵护的土地好,甚至比整个槐花里的土地都好!
难道此子真是种地的行家?
陈平安闻言谦虚的摇摇头。
“黄大叔谬赞啦,我哪会种地啊,我就是随便种着玩玩!”
“种着玩玩?”
老朱听到这话只觉得牙花子疼,谁特么种着玩玩能将地种的这样好,比之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民还好!
“你……你倒是挺谦虚……”
“话说,这都是你从海外学来的吗?”
陈平安闻言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
“算是吧……”
“还真是海外!”
老朱在心里暗暗盘算,自己片板不得下海的政令是不是错了?
虽说此举是防备倭寇,但为了区区几个倭寇,就让大明错失此等优秀种田之法,是不是损失太大了?
“小子,你是在哪国学的,该国离咱大明远不远?”
陈平安听到这话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毕竟自己总不能告诉他这是源于几百年的后世之法吧?
“黄大叔,你就别问了,我不想骗你!”
“骗咱?”
“嗯!”
“我跟黄大叔说句实话吧,其实我根本就不是大明人,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距离大明十万八千里……””
“十万八千里?”
“啧啧,岂不是你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陈平安闻言颇为伤感的点点头。
“是啊!”
“我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老朱听到陈平安这样说,心里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股心酸、同情之感。
不论他对陈平安有多少怀疑,但陈平安的年龄做不了假。怎么看也就跟朱棣差不多,一个十七八的孩子。
“唉!”
“回不去就回不去吧,留在大明也挺好!”
“嗯……”
“大明很好,要是没朱皇帝就更好了……”
“呃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