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考成法!
!”
陈平安当即拎着小马扎走过去,一屁股坐在刘伯温旁边。
“聊啥!”
“咱刚刚跟你老师聊了历朝历代的吏治问题,你来给咱说说,得咋办能整治好吏治,让这些贪官污吏再也不敢朝老百姓伸手!”
陈平安一听是这个问题,当即没了兴趣。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别说在遥远的大明朝了,就是在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依然无解。
因此,在他看来,腐败就如同蛆虫一般。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且会无限的繁殖下去。
“这还真是个大难题……”
“咋了,你也认为吏治腐败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陈平安闻言点点头。
“基本上解决不了!”
“除非当权者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坚定勇气,否则这种事情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且,我个人并不认为贪腐是多大的问题!”
“相较于贪腐问题,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才是更大的问题!”
“如果有这么一个官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却什么政务也不处理,为了自己的官声,耽误了全县的民生、经济,您认为这样的官员是好官吗?”
“同理。如果有一个官员,过手留油,没事找事的贪污腐败,但却将整个县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农业丰收,经济发达,您认为这样的官员是坏官吗?”
“因此,与其纠结官吏的贪腐问题,还不如着重抓一下官吏的执政效率。”
“执政效率?”
“对!”
“若是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公文积压,赋税拖欠等等,就算他们都是一文钱不贪的清官,但他们也不是好官,甚至是懒官,怠官,坏官!”
老朱听到这话深有同感的点点头,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很多时候他下达的命令,到了地方上根本就不执行,或者是拖延,直至他再三催促才会有点动静。
因此,当他听到陈平安提到懒官、怠官,坏官之时,心里直呼遇到知音了。
“敢问陈先生,如何提高官僚体系的效率,让他们积极的处理公文,追缴拖欠朝廷带赋税?”
“此举非常简单,只需按照考成法执行即可!”
“什么是考成法?”
“考成法就是底簿、印簿、循环簿三簿!”
“底簿中央留存,六部和都察院按照各项政务的轻重缓急分类,登记在中央底簿之上,作为考核标准。印簿地方留存,地方官员将承办的事物记录在印簿上,定期与中央底簿核对。循环簿则记录任务完成进度,按月、季、年上报,未完成的必须注明原因。”
“还有一个是限期!”
“大事限期,比如说征收赋税、漕运之类的,需在一到三个月内完成。中事限期,比如案件审理,工程勘察、河道检修,限期一个月。小事限期,公文回复、户籍核查、限期十五日。”
“分级追查制度!”
“州县未完成,知府受罚。知府未完成,布政使受罚。布政使未完成,六部堂官受罚。层层追责,事事有因!”
“此法既可以提高官府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官员责任心,让他们对待公务之时不敢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老朱和刘伯温两人都听懵了,两人彼此对视了好几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惊讶之色。
直至陈平安拎着小马扎离去,老朱才幽幽开口。
“老刘,这真是你学生?”
“微臣惭愧,以微臣之学识,还教不出如此厉害的学生!”
“老刘,你觉得陈平安这个考成法咋样?”
“回陛下,此法堪称吏治管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