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根琴弦的改变
个干儿子不妥!
只可惜后来还是被白晓洁的手段给降服。
二蛋三蛋对视一眼,然后强行跪倒在地。
“!”
“!”
“!”
几个响头落地,把事情一下子变成了半步既定事实。
只需要等一个正式仪式,差不多就完成了认干爹步骤。
到了这一步,纵然想反悔也难。
难道说让何雨柱把三个响头再磕回去?
没有那个道理。
如果说真的拎得清的人,在这个时候哪怕是落得老死不相往来,也一定会拒绝。
可惜何雨柱就不是这样的人。
曾经的那位牛根生,同样有些优柔寡断。
医院里马上出现了父慈子孝的一幕。
而同一时间,牛根生在新华书店当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对他来说,这些知识都有些遥远。
甚至是过时。
但他必须要做出爱学习、认真学习的姿态来。
一边看书,牛根生一边在想自己一个二阶小钳工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在厂里的地位?
不能太高大上,别看是重生的,但很多东西哪怕是有着老人七十年的记忆和属于他自己的经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数控机床用过,也简单修理过,但那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整体,绝非现在的牛根生能涉猎。
电渣焊、电渣重熔之类只是看到过视频介绍片段,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与焊接之类亦是如此。
想要将这些技术和工艺重现,里面涉及到的步骤太多,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太庞大。
给牛根生足够多的时间和人手,依托老人实际生产经验,加上牛根生自己资深军迷加网络键盘侠刷过无数此类视频提供的线索,或许他可以让那些重大技术成果提前问世。
现在显然是不行的。
毫无根基的他要是真要是做到把未来的技术于现在接连不断拿出……谁知道会不会被切片研究?
一个下午的时间转眼过去,坐的屁股都疼的牛根生完成了新华书店打卡,为以后所做事情埋下铺垫。
买了《钳工工艺学》《机械工人切削手册》
《钳工装配工艺学》《普通物理学》《物理学教程》
总共花费六块五毛三,相比于一月三四十块的工资,这项花费巨大。
临走之前,他站在外语书架旁边,又拿起一本俄语入门和一本德语入门。
这年头,俄语是第一外语。
地位等同于后世的英语。
轧钢厂里就有来自苏联老大哥的技术支援者和来自于东德的专家。
牛根生已经决定了,这几本书不止要读,还要在上面留下足够多的‘思考和展望’!
钱,可不能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