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三则通报
一片。
比贾东旭被开除还要来的热闹。
这个时间段,轧钢厂每年仅有两次考核。
一级工到三级工完全是厂里说了算。
四级到六级就需要有上级部门的参与监督。
七级八级工的考核已经不在工厂,而是更高层级部门专门设立考场,分笔试和动手操作能力两部分。
后来的二大爷为什么锻工技能一直提不上去,那文化水平太差,根本过不了笔试环节。
厂里明明不到下一次的考核时间。
牛根生是怎么考过的?
不止一个人上前询问。
“这个事情啊……主要是怨我嘴快。当着厂领导的面说已经具备了四级工的实力,结果厂领导不知道和谁说了,正好有更高等级考核,就把我拉去当了一个暖场。
你们是不知道,除了我这个小小的三级工考四级工的工人,其他人最低也是五级工往上!
一大圈人看着我干活,浑身都难受!好在最后在一群人的围观下,顺利加工出所有的考核零件。
人家一群高手亲自当场评判,于是就侥幸晋级了!”
牛根生说的绘声绘色,好像真这么回事一样。
这样的话听在那些工友们的耳朵里,瞬间使得他们一口气卡在胸腔里,上不去下不来。
被憋的难受!
这是人话吗?
还侥幸晋级?
我们怎么没有这样侥幸的机会?
很多人心里头这般想着,可是一联想到牛根生是在一圈高等级钳工的强势围观下动手操作加工零件,这又让他们无话可说。
换了他们自己上去,估计连拿零件都得哆嗦。
谈何加工精度?
最近一段时间牛根生是怎么了?
为什么钳工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没有人能够给这些工友们进行解答。
牛根生的说辞则是完美的将他晋升四级工的过程给掩饰过去。
别看只是一台小马力单杠柴油发动机,一旦大规模铺开的话,给整个社会产生出的效益将会是巨大的。
在进行验证阶段,小心一些不为过。
而根据从一众专家那边得到的经验,像是这等新的柴油机想确定各种参数,那有的忙活了。
六个月到一年时间进行细微的调整都是很正常的。
想要提升检测定型的效率,多制造几台,从不同的切入点一起开干才是最快的。
但现在的牛根生人微言轻,在这等大事面前,根本就没有开口的机会。
估计也不需要牛根生开口,真当那些把控全局的人是吃干饭的?
享受完毕工友们带着羡慕嫉妒的恭喜声,牛根生继续沉浸下心思默默地在工位上加工自己的零件份额。
他的表现看在车间多出来的几个胸前挂着安全员牌子,有车间主任陪同的人眼里,让他们露出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