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要什么信义
    “。”

    造反杀官天经地义,何况梁仲毅这厮顽抗造成了红巾军这么多死伤,彭、赵二人原本的计划是抓到后公开处决,以震慑胆敢对抗红巾军的鞑子。

    但石山的提议也很有诱惑力,偏师东征本就是为了吸引官军注意力,以缓解本部的压力,自然是攻城越快,拔寨越多,越好。

    彭二郎没有再跟赵均用交流,直接拍板道:

    “梁仲毅可以给你,但这厮守宿州这么多天,知道不少城中事务,得先交给咱们,审完了才能给你。”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石山自不会坚持。

    “全凭彭将军做主。”

    “好。那第三件事是啥?”

    “末将手下的站丁不少,俺当初承诺过要保他们家人周全,此战深入淮安路,吉凶难料,恳请两位将军准许楮兰愿意随军的站户前往虹县。”

    彭二郎与赵均用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屑。

    造反是提着脑袋搏命的买卖,除了少数心腹,裹挟而来的手下兵卒都是随时可以消耗的炮灰,怕伤着兵卒还要照护他们的家人,你咋不开善堂呢?

    啥都不愿放,啥都想顾着,那还造个毬的反!

    但话又说回来,有软肋总比没底线要好,多个拿捏小狐狸的筹码,岂不美哉?

    “好,咱答应你。”

    彭二郎答应得很是爽快,石山却在心里犯嘀咕了。

    乱世之中,人口资源既是沉重的给养包袱,也是宝贵的战争潜力。

    徐州人口密度远非江南可比,红巾军无论是继续对外扩张,还是防备大元官军即将到来的反扑,都需要大量人口,未必愿意放这些人走。

    其实,石山真正的目标也不是站丁家属,而是能快速机动的骑兵队和辎重营,田昌才那个缺编步营的重要性都要靠后。

    至于人数众多还拖累行军速度的妇孺老幼,石山倒不至于狠心将之抛弃,但也没想过真能把这些人全须全尾都带到淮安路。

    毕竟,他都还是颗任人摆布的棋子,造反又是掉脑袋的买卖,自己指不定啥时候就死在某场战斗或意外中,哪有资格打包票护住这么多妇孺老幼的周全?

    但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一回事,能做却不做,肯定会让手下人寒心。

    要知道,乱世之中,忠信仁义最是难得,却又最廉价,石山连自己的底线都信不过,如何能信彭二郎空口白牙的承诺?

    “千多人穿州过县几百里的转移不是小事,如今又兵荒马乱,为防途中出现意外,还请将军下一道调遣军令给末将。”

    “啊——哈哈哈,石千户啊,石兄弟,你——哈哈哈——”

    石山是个在徐州路没甚根基的外乡人,再带上没有啥后顾之忧的站丁深入淮安路,搞不好就会让这厮真拉着队伍投降官军了。

    因而,彭二郎嘴上虽然说的痛快,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小九九,没想到石山当面讨要军令,顿时有些尴尬,一个哈哈打了半天硬是没接上下文。

    赵均用原本冷着脸,见彭二郎犹豫,怕石山反悔,赶紧接过话茬道:

    “石兄弟信守承诺,不负士卒,此战定能成功!本将这就行文用印,给你军令。”

    攻入淮安路的任务既然已经定下,彭、赵二人忙着处理整军抚民要务,还要提审梁仲毅,每时每刻都很宝贵,薛显、石山知趣告退。

    离门更近的石山自觉落后半步,让薛显先走,此举顿时让这个满脸虬髯的萧县猛汉好感大增,出了官衙,薛显转身拉着石山的胳膊,道:

    “石兄弟,俺性子粗嘴巴直,就不跟你客套了。灵璧和虹县两城也不知好不好打,咱们手里就这点兵,你可得多帮衬帮衬老哥哥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扫元简介 >扫元目录 > 第四十七章 要什么信义